北京眼科医院:远视怎么办?

时间:2021-04-22 10:51: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远视指平行光束经过调节放松的眼球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当眼球的屈光力不足或其眼轴长度不足时就产生远视。这种眼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因而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典型的远视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当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其调节能力,增加眼的屈光力,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力,但由于频繁并过度使用调节,远视者视疲劳症状比较明显。

  在这里需要将远视和老花进行区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即人们常说的“老花”。老花不属于屈光不正,而是调节能力下降,是一种自然衰现象,不能视为病态。

  远视的分类

  根据屈光成分分类:

  (1)屈光性远视:指由于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所造成的远视,其眼轴长度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包括指数性远视和曲率性远视等。

  (2)轴性远视:指由于眼轴相对缩短所造成的远视,其屈光成分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包括生理性眼轴缩短和病理性眼轴缩短。

  根据远视度数分类:

  (1)低度远视:<+。该范围远视在年轻时由于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这部分能被调节代偿的远视亦称为隐性远视,这些人大部分在40岁以前不影响视力。

  (2)中度远视:+~+。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视。

  (3)高度远视:>+。视力受影响,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

  远视关键词:远视储备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3至4岁的孩子一般都有2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随着生长发育,视力逐渐趋于正常,小孩长到8岁左右的时候,眼球的大小基本定型了,眼轴的大小已接近了成人水平,这时候这种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一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一般4岁左右的孩子的生理屈光度为+至+,也就是说都会有200至25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这200多度的远视可以作为“储备粮食”供“损耗”,“保护”他们不患上近视。在8岁前时,儿童的远视储备通常还比较多,大约还有150度没有被“吃”完的远视储备。但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近视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这意味着,远视储备的下降,是近视出现的一个早期信号。

  8岁-12岁前的孩子要特别注意“远视储备”,假如他们的远视储备仅剩50度,如果还不改变旧有的不良用眼习惯,估计半年内储备将耗尽,孩子将成为近视眼。如果预先得知远视储备剩余量,通过科学的干预方式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至少可以将近视的发生延迟。因而对适龄儿童进行远视储备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远视眼与年龄密切相关

  ①<6岁时,低、中度远视者无任何症状,因为调节幅度很大,近距阅读的需求也较少。高度远视者通常是在体检时发现,或伴有调节性内斜而被发现。

  ②6-20岁时,近距阅读需求增大,特别在10岁左右时,阅读量增加,阅读字体变小,开始出现视觉症状。

  ③20-40岁,近距阅读时出现眼酸、头痛等视疲劳症状,部分病人老视提前出现,这是因此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幅度减少,隐性远视减少,显性远视增加。

  ④>40岁时,调节幅度进一步下降,隐性远视转为显性远视,这些患者不仅需要近距阅读附加,而且还需要远距远视矫正。

上一篇: 武汉哪家医院白癜风口碑好?晚期白癜风有哪...

下一篇: 沈阳妇科哪个医院好_沈阳哪家妇科医院看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