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是不是靠检查风湿三项就可以确诊出来

时间:2021-04-22 12:05: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患者必须要做的一项检查。不过,多数患者做类风湿因子检查之后,数据显示类风湿因子正常,部分患者认为可以排除类风湿。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单纯的做类风湿因子检查,是不能够排除类风湿疾病的。

  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除了需要做类风湿因子之外,还需要做其他检查项目。虽然检查的类风湿因子显示正常,但是患者身体类风湿表现症状都是很明显的。

  类风湿关节炎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当中,通常在医院需要做的检查就是风湿三项,那么风湿三项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下面我们就来一起通过下文中关于风湿以及风湿三项的详细介绍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风湿三项”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

  C反应蛋白(CRP)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后,患者体内增多的纤维蛋白、巨球蛋白、炎症因子等均可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能够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性。

  C反应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发展呈现正相关,能反应关节破坏的程度。C反应蛋白持续不降,多预示受累关节处于破坏进展阶段。

  C反应蛋白对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有一定参考作用。治疗过程中,若C反应蛋白下降,多提示患者病情活动性下降,病情趋于缓解;若C反应蛋白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则表明治疗方案可能欠佳。

  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针对人类或动物免疫球蛋白Fc片段的抗原决定簇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也是一种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它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类风湿因子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阳性率达80%,健康人群众RF阳性率为5%,RF的阳性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或其他检测结果予以证实。

  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

  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在人体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人体出现相应的抗体来对应其产生的溶血素O,即“抗O”。实验室手段可以检测到抗O的含量。正常值一般在200单位以下,若高于200单位,说明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链球菌的感染导致风湿热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发生。在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抗O”是会升高的,因此可以作为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指标。

  但抗O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抗体,链球菌也会导致其他如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一类疾病发生,机体会出现抗O的升高。而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其发病可能与某些微生物感染有关,或由于免疫异常、抵抗力差会导致局部感染发生,链球菌也可能混杂在其间,检测时可能出现抗O升高。

  “风湿三项“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但不是疾病特异性指标,不能作为确诊指标,还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

上一篇: 治疗尖锐湿疣无锡哪家医院专业

下一篇: 山东泰安看白癜风的正规医院在哪里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