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痛是怎么回事儿?四川八一骨科医院在哪里

时间:2021-05-13 01:22: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脚跟痛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疼痛,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足跟蹠面疼痛、肿胀和压痛,走路时加重。多发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

01足底跖腱膜炎

足跟痛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

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好。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02跟骨骨刺

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03

足底脂肪垫萎缩

常发生于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

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04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

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05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治好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治好后症状自然消失。

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06跟骨后滑囊炎

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可的松。

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专业诊治骨科疾病及风湿骨痛。

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采用中西辨证施治,为患者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是省市医保定点医院、四川省特殊门诊业务医院,日前也已开通全国异地医保即时结算,无论患者是四川省内还是省外异地都可以异地即时结算。

上一篇: 上海治阴道炎哪儿好

下一篇: 上海哪家中医好:紫癜性肾炎治疗哪家好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