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封面报道:这么多“致胖”因素 你中了多少?

时间:2021-05-25 11:02: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过去40年来,中国人群中的超重和肥胖比例迅速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成人(≥18岁)的超重比例为34.3%,肥胖的比例为16.4%;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超重比例为11.1%,肥胖比例为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

超重和肥胖与中国人群中的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和过早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系统地评估肥胖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肥胖负担,改善中国人口健康。

最新一期《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封面刊登了中国肥胖系列文章。在今天的内容中,我们介绍第一篇中的精华内容:中国肥胖的流行病学和决定因素。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中国人群的肥胖现状和趋势,以及日常生活中从饮食到睡眠等方方面面影响肥胖的因素。

研究通讯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潘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潘雄飞博士、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丽敏教授为共同作者。

适合中国人的超重和肥胖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将成人超重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介于25.0-29.9 kg/m2,将肥胖定义为BMI≥30.0 kg/m2。但大量证据表明,中国人的体脂比例可能比较高,在相同BMI水平下,心血管风险和全因死亡率高于白人。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将中国人群的超重和肥胖BMI临界值分别定义为24.0 kg/m2和28.0kg/m2。对于儿童青少年,特定性别和年龄的参考值如下表。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标准(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此外,腰围能够反映内脏脂肪,内脏脂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独立于BMI。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建议将中国人群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超过90 cm,女性腰围超过80 cm。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对代谢综合征风险的反映,男性腰围90cm和女性腰围85cm用得更多。

中国“胖人”越来越多,总数位于全球“前列”

基于中国国家营养调查(CNNS)、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CCDRFS)等多项调查研究数据,中国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平均BMI和腰围均呈稳定增长趋势。

以CNNS数据为例,中国≥18岁成人的平均BMI从1982年的20.9 kg/m2增加到2010-2012年间的23.6 kg/m2;同期中国男性平均腰围从80.0 cm增加到82.7 cm,女性平均腰围从76.4 cm增加到78.5 cm;超重肥胖率从1992年的20%大幅增加到2015-2019年期间的近50%。CCDRFS数据同样显示,10年来中国人整体BMI更高了。

上一篇: 《若干意见》:上海或将掀起生物医药产业发...

下一篇: 第三款双特异性抗体获FDA批准 双抗领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