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黑马”登场!100万亿肠道细菌打破CAR-T实体瘤魔咒

时间:2021-07-14 14:34: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据估计,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的细菌数目高达100万亿,因此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不断成熟,为现代生命科技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基因测序的助力下,肠道菌群的研究开始进入“井喷期”,越来越多的科学试验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不仅对机体消化道具有核心指导作用,还与糖尿病、肥胖、帕金森病,甚至抑郁症、自闭症相关。

然而,科研人员对肠道菌群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此。近日,维尔茨堡大学和马尔堡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的证明,微生物代谢物能够增加某些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对肿瘤治疗的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研究以“Microbial short-chain fatty acids modulate CD8+ T cell responses and improve adoptive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事实上,肠道菌群能直接影响特定的肿瘤免疫疗法早已被证实,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 (ICI)疗法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CD8+T”介导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TIL-ACT)与肠道菌群关系尤为密切。但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癌症免疫疗法的积极作用却知之甚少。

众所周知,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代谢产物,当肠道远端细菌代谢大量营养素时,就会促进代谢产物生成,截至目前,已经确定了300多种常见的菌群宿主代谢物,包括胆汁酸、短链脂肪酸(SCFA)、吲哚衍生物以及多胺类等。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员“盯上了”最常被研究的一类小分子代谢物短链脂肪酸 (SCFA) 戊酸盐和丁酸盐,为了证明它们能够增加CD8+T的细胞毒活性,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

研究人员将B16OVA 黑色素瘤细胞接种到CD45.2 +小鼠中,发现经戊酸盐和丁酸盐代谢和表观遗传重新编程 CD8+T 细胞后,小鼠体内的促炎和细胞毒性分子量增加,且抗原特异性CTL 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显着改善。

上一篇: 江苏省医保局发布第二轮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公...

下一篇: 旧药新用!Cell子刊揭示糖皮质激素药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