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创造的这套“防癌武器” 为无数女性带来更安全的生活

时间:2021-09-09 11:21: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全世界每年新增的宫颈癌病例超过了50万。每一年,有25万以上的女性会因为宫颈癌不幸离世,但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问世和推广,这种趋势将逐渐降低,更多的女性将不再遭受宫颈癌的侵袭。

尽管,HPV的整体防护效果需要至少到2030年才能看得出来,但在一些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初步数据已经显示疫苗能够减少人群患宫颈癌的比例。比如接种率很高的澳大利亚,年轻女性发生生殖器疣和宫颈癌前病变的概率已经迅速下降。

从上世纪80年代人类第一次将宫颈癌与HPV联系起来,到科学家找到制作HPV疫苗的策略,再到能接种的HPV疫苗,仅仅过去了40多年。那么这40多年中,人类究竟是怎样将一种癌症的可疑源头锁定,并找到抵御的方法呢?

找到敌人

这段故事的第一个主人公是Harald zur Hausen。Hausen 1936年出生于德国,由于战乱,他的童年生活过得非常坎坷,学校也经常关停,导致他总是会落下课程。而他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鸟和其他动物。

等到高中毕业,Hausen在专业选择上,他遵循了自己的热爱的方向,但稍微做了些许改变,从生物学转向了医学。医学院的生活让他对基础研究更加着迷,他觉得自己志不在临床医师,便在满足升学条件后,前往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

在那里,他接受了大量细菌学和病毒学的基础研究训练,他首先接触的便是牛痘病毒在小鼠细胞中的影响。他当时发现病毒会造成染色体上发生一些突变,但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当时,德国的细菌和病毒学研究刚刚起步,他并没有条件将相关实验继续下去。

等到博士后时期,他来到了病毒研究较为成熟的美国,并在免疫学家Werner Henle的实验室任职。这个团队专门研究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又称EB病毒(EBV)。在上世纪60年代,有研究者发现EBV和伯基特氏淋巴瘤有联系。Henle推测,EBV是一种致癌病毒,会潜伏在一些淋巴细胞中缓慢转移。

受到这种启发,Hausen一边研究腺病毒在感染细胞中的一些秘密作用,一边继续探索EBV和伯基特氏淋巴瘤的关系。他在一次电镜观察中,发现癌细胞内部存在EBV的清晰证据。他也得出结论,认为EBV在伯基特氏淋巴瘤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

带着病毒与癌症联系的研究经验,他回到了德国,宫颈癌的攻坚战开始了。在当时,大家普遍推测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是导致女性患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因为这种病毒能通过性传播,并且一些宫颈癌样本中也出现了HSV-2的DNA片段。

不过Hausen发现了这种理论基石中的一个小破绽。他利用当年研究EBV留下的工作,联系了一些同事让他们检查宫颈癌样本中是否含有HSV-2的DNA,但同事给出的结果都是否定的。他开始怀疑,HSV-2应该不是真正的凶手。

而此时,他发现一些报告称尖锐湿疣能够转变成鳞状细胞癌,而尖锐湿疣里面是能检测到人乳头瘤病毒颗粒的。在当地一家医院皮肤科的帮助下,他获得了大量跖疣样本,他也首次发现不同疣之间的DNA可能出现杂交。这也暗示,乳头瘤病毒存在非常多的种类。

上一篇: 罗氏合作开发亨廷顿舞蹈症基因疗法 有望大...

下一篇: 又有51个药品进入省带量采购 大部分为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