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C/BOA—贡铁军教授:解读CAR-T前沿进展,血液肿瘤再获新突破!

时间:2023-07-12 17:34: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已于美国芝加哥圆满召开,众多世界一流肿瘤学专家分享探讨当前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治疗技术。为了让我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能够更快、更方便地分享国际一流科研成果,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将于2023年7月7日至8日共同主办“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3 China”。

血液恶性肿瘤专场,诸多重磅前沿成果再次展示。梅斯医学特别邀请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分享本次会议专场亮点研究并作相关主题专访。

 

贡铁军教授—梅斯医学专访现场

Q1:您在本次 BOC/BOA 2023 China会议「血液恶性肿瘤」专场中分享了2项前沿研究结果,请您简单分享一下这2项研究内容的亮点分别是什么?

 

贡铁军教授:血液肿瘤研究进展在所有瘤种中发展较快,尤其是免疫治疗领域,如CAR-T细胞疗法、单抗、双抗、三抗、四抗以及ADC类药物等,均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中,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缩短CAR-T制备时间、降低CRS和IRAE的发生率、CAR-T治疗前线前移等。本场分享了2项CAR-T细胞疗法研究,分别针对骨髓瘤和急淋,旨在将CAR-T细胞疗法向更前线推动以期让患者生存获益,延长PR、PFS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让患者有机会从后续研究成果中继续获益。

 

Q2:CAR-T细胞疗法已成为复发/难治性(R/R)血液肿瘤的重要治疗选择,CAR-T细胞治疗后桥接异基因HSCT(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新治疗策略,血液肿瘤患者是否能够从中真正获益从而减少复发?

 

贡铁军教授:对于血液肿瘤尤其白血病的治疗,大多数患者仍选择传统疗法包括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移植前患者的肿瘤负荷直接影响到移植效果,因此在移植前需要将患者的肿瘤负荷降到最低,以提高患者移植术后的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对于一些肿瘤负荷较高患者,常规治疗方法往往无法将肿瘤负荷降至预期水平,此时可选择CAR-T疗法降低肿瘤负荷,达到MDR阴性水平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实际上,血液肿瘤系统的任何疗法,都是在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出挑战的同时获得持续发展。若某个疗法真正成熟到媲美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那么患者可不必再采取这种死亡风险较高的移植治疗。

 

Q3:近日,CAR-T产品阿基仑赛获批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新适应症,挺进二线治疗,您如何看待这个里程碑事件?

 

贡铁军教授:阿基仑赛注射液自上市以来,虽然价格较高,但其展现出的疗效,无论一线、二线还是三线,结果均十分显著。

首先,临床研究的成功将增强临床使用的信心和动力;其次,医保层面已经覆盖了多款CAR-T产品,因此患者在早期就能够应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最后,我们也鼓励临床医生应用阿基仑赛注射液等CAR-T产品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等,以达到更高的无治疗生存获益。

 

专家简介

 贡铁军  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九、十届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专委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淋巴瘤联盟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秘书

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白血病 淋巴瘤》编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淋巴瘤骨髓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黑龙江省抗白血病淋巴瘤联盟副主任委员

 

编辑 | Joy

排版 | 梅梅

上一篇: BOC/BOA—王宝成教授解读免疫治疗最...

下一篇: JAMA:癌症诊断后的胚系基因检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