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腕管综合征解剖、病因、诊断和治疗

时间:2023-07-12 21:51: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腕管是由腕骨及腕横韧带构成的骨-纤维性通道,其中的正中神经因各种原因受到压迫引起手指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即为腕管综合征(CTS),是各类周围神经卡压导致的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据不完全统计,发病率大概为276/10万,其中50%为中老年人,且女性居多。

图片

CTS典型的临床表现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木、疼痛等;

严重者可出现夜间症状加重、影响睡眠;

病变晚期会出现拇指对掌无力,大鱼际肌萎缩等。

因为肌肉萎缩不可逆转,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为关键。

一、病因

1.外源性压迫

腕横韧带的韧性较大,因此来自腕管表面的压迫导致的神经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当掌屈腕关节时,正中神经会相应受到压迫,此时用力握拳,腕管压力增大,神经压迫会进一步加重。

图片

2.管腔本身变小

腕横韧带增厚或腕管狭窄是其主要原因。

创伤后瘢痕形成、内分泌病变等均可能造成腕横韧带增厚;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发生CTS的倾向较高。

而腕管狭窄主要因腕部骨折、脱位等原因导致(公众号:疼痛康复研究)。

3.管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数量增多

腕管内的病理性改变(如常见的腱鞘囊肿等),或腕管内容物出现生理性改变,都将占据腕管容积,使管腔内容积变小,而使腕管内各种正常结构受到相互挤压,而压迫正中神经。

4.职业因素

慢性正中神经损伤也极易因腕关节反复的过度掌屈、背伸引起。

Kozak等在研究中发现,在腕部经常反复过度用力的职业人群中,CTS的患病率较其他职业者显著增加,如木工、屠夫、厨工等。

图片

二、病理生理学

腕管综合征(CTS)是腕管内压力增加、正中神经微循环损伤、正中神经结缔组织受压和滑膜组织肥大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牵引、压迫神经病变和异常高的腕管压力最有可能诱发CTS。

正中神经受压是CTS的根本原因,主要由多种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大引起(公众号:疼痛康复研究)。

腕管内容物体积的变大或数量的变多,使腕管内的空间相对减少是腕管内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可能造成正中神经微循环损伤。

腕管内其他组织如疏松结缔组织、肌腱等也可能直接对正中神经产生压迫。

图片

三、诊断

1.临床表现

中年病人,尤其以女性病人多发,男性病人常常伴有职业病史。

30%以上的CTS病人双侧均有正中神经损伤症状,其中90%为处于绝经期的中年女性。

首发症状为桡侧三个手指端,尤其是中指的麻木或疼痛,清早或晚上症状加重,进而出现持物无力,无法正常穿鞋及使用筷子,甚至前臂也会出现牵涉痛。

图片

有时可通过适当抖动手腕暂时减轻上述症状。

2.查体

望:大鱼际肌萎缩。

触:拇、示、中指有感觉减退。

动:拇指对掌无力。

量:腕部正中神经 Tinel 征阳性。屈腕试验(Phalen征)阳性。

图片

3.辅助检查

(1)腕管压力检测 

这是早期应用于CTS诊断的方法。

最早由外国学者在CTS就诊时及术中松解腕管后,分别做该项检查。近年来,该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率逐年降低。

(2)神经电生理检测 

肌电图是目前在CTS诊疗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辅助检查,能够准确评估周围神经的损伤程度,是周围神经损伤诊断的金标准 (公众号:疼痛康复研究)。

现已作为所有怀疑存在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人的必做检查项目。

图片

(3)影像诊断技术 

对于CTS病人来说,MRI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CT检查的图像清晰度更高。

但在临床中,无论是MRI还是CT检查均不作为CTS的常规检查方法。

(4)高频超声技术

在明确神经受压部位、进行鉴别诊断以及选择手术方式上能提供较大的帮助。

4.鉴别诊断

(1)颈椎病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组成正中神经的神经纤维在椎间孔内受到卡压,颈部疼痛并向双上肢放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若病人的病史及体征不能相互鉴别,则可进行上肢肌电图和颈椎 MRI 以明确诊断。

图片

(2)胸廓出口综合征 

这是由于臂丛神经在经颈基部穿过胸廓出口进入锁骨下时,受到颈肋或前斜角肌的肥大痉挛等压迫造成。

通常行包括增压实验及Adson试验在内的诱导试验及颈椎X线、肌电图检查等相应的诊断性检查可明确鉴别。

图片

(3)旋前圆肌综合征 

由于组成正中神经的神经纤维在前臂近侧受到Struthers韧带,旋前圆肌,纤维束,指浅屈肌近端弓状缘等组织的卡压造成。

因为CTS神经支配区的病变范围与旋前圆肌综合征神经支配区的病变范围不同,所以肌电图检查可明确鉴别。

图片

(4)部分老年病人可出现神经双卡综合征,即出现神经双重卡压,如颈椎病合并腕管综合征。

四、分型

滨田法分型

Ⅰ型,仅正中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

Ⅱ型,正中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的同时出现大鱼际肌萎缩;

Ⅲ型,正中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大鱼际肌萎缩,同时出现拇指对掌功能障碍。

图片

五、治疗

(一)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以药物治疗、电疗和手法治疗为主。

腕关节固定是保守治疗的核心要素。

图片

手法治疗可以选用夹板治疗(肌腱和神经滑行练习联合夜间夹板治疗)、神经动力学和运动疗法 、针灸治疗等。

电治疗包括冲击波治疗、超声波治疗、激光 、电针、热疗、射频治疗等。

(二)手术治疗

腕管内若出现病理改变应予手术切除,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适用于腕管狭窄、腕管壁增厚者。

图片

手术中若发现正中神经局限性膨大或卡压部分已变硬时,应适当切开神经外膜,做神经束间瘢痕切除、神经松解术。

CTS腕横韧带切开减压的手术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

  • 传统经典的开放性手术方式

  • 改良的微创小切口手术方式

  • 内镜辅助下的手术方式

 

来源:

谷宇,高斌礼.腕管综合征的诊治进展[J].骨科,2021,12(06):573-577.

上一篇: 千万级中国人体检大数据解读:肺结节检出率...

下一篇: 股骨颈空心钉的in-out-in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