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大/小血管疾病导致的卒中患者心房颤动的预测因素

时间:2022-11-25 12:01: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已知原因的中风和潜在的心房颤动(STROKE AF)试验发现,最近因大/小血管疾病引起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约有八分之一在12个月时被可插入式心脏监测器(ICM)检测到中风后有心房颤动(AF)。在考虑将ICM用于中风后的常规临床护理时,识别房颤的预测因素可能是有用的。

为了确定普遍评估的风险因素与卒中后通过ICM监测的STROKE房颤队列中新房颤检测之间的关系,在一项随机(1:1)临床试验的预指定分析中,招募患者的指数中风归因于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年龄在60岁以上或50-59岁,至少有一个额外的中风风险因素。共有496名患者入选,492人被随机分配到研究组。主要的干预措施是ICM监测与特定地点的常规护理(短时间的外部心脏监测)。主要结果是ICM设备自动检测2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房颤发作。

结果显示,分析包括STROKE房颤研究中随机分配到ICM组的242名参与者。在242名接受ICM监测的患者中,27人发展为房颤(平均[SD]年龄,66.6[9.3]岁;144名男性[60.0%];96[40.0%]名女性)。房颤检测的单变量预测因素包括年龄(每1年递增:HR=1.05;95%CI,1.01-1.09;P = .02)、CHA2DS2-VASc评分(每分:HR=1.54;95%CI,1.15-2.06;P = .004)、慢性阻塞性肺病(HR=2.49;95%CI,0.86-7.20;P = .09)、充血性心衰(HR=6.64;95% CI,2.29-19.24;P < .001),左心房扩大(LAE;HR=3.63;95% CI,1.55-8.47;P = .003),QRS时间(HR=1.02;95% CI,1.00-1.04;P = .04),和肾功能障碍(HR=3.58;95% CI,1.35-9.46;P = .01)。

在多变量模型中(n = 197),只有CHF(HR=5.06;95% CI,1.45-17.64;P = .05)和LAE(HR=3.32;1.34-8.19;P = .009)仍然是房颤的重要预测因素。在12个月时,患有CHF和/或LAE的患者(142名患者中的40名)的房颤检出率为23.4%,而两者都没有的患者为5.0%(HR=5.1;95% CI,2.0-12.8;P < .001)。

综上,在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CHF和LAE与卒中后房颤检测的风险明显增加有关。

 

参考文献: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ttributed to Large- or Small-Vessel Disease A Prespecified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STROKE A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上一篇: 朱军教授:新一代抗CD20单抗,为淋巴瘤...

下一篇: ERJ:肺动脉高压的遗传咨询和检测,对P...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