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LT:肺动脉高压中右心室收缩模式的临床和功能意义

时间:2023-07-17 13:12: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研究背景:

右心室(RV)对后负荷的功能适应是严重肺动脉高压(PH)中症状和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1,2 PH的进展最初伴随着增加的RV收缩能力,以保持RV-肺动脉(PA)耦合,直到这种同向性机制耗尽,导致尺寸异向性增加、全身充血,并最终影响左心室(LV)充盈。研究表明,RV-PA耦合(以收缩末期/动脉弹性比[Ees/Ea]衡量)需减少约一半,RV收缩末期容积(R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RVEDV)才会高于正常水平。右心室具有复杂的收缩模式,其临床意义尚不确定。本研究使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和RV-PA耦合的侵入性测量,研究了收缩模式与RV对后负荷的功能适应以及PH患者的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V收缩模式可能在功能和临床上具有相关性。

研究方法:

前瞻性纳入可疑或已确诊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右心导管插管和RV导电导管插管。根据RV-PA解耦的程度,分为严重解耦(Ees/Ea < 0.8)、中度解耦(Ees/Ea 0.8-1.29)和无/轻度解耦(Ees/Ea ≥ 1.3)。根据来自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严重程度,采用2022年欧洲心脏学会/欧洲呼吸学会风险分层方案的简化版本来确定严重程度。

研究结果:

共纳入53名患者,其中23例无/轻度解耦,24例中度解耦,6例严重解耦。在中度解耦组与无/轻度解耦组相比,纵向收缩减少(P < 0.001),并与中高风险相比较(P < 0.001),在18%的最佳阈值下将低风险与中风险区分开(敏感性80%,特异性87%)。在严重解耦组与中度解耦组相比,前后向收缩受损(P = 0.033),在低风险与中风险(P = 0.018)以及高风险与中风险(P = 0.010)之间有差异,通过15%的最佳阈值将高风险与中/低风险区分开(敏感性100%,特异性83%)。严重解耦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P = 0.035与无/轻度解耦组相比)。

研究结论:

早期RV-PA解耦与纵向功能减弱相关,而先进的RV-PA解耦与前后向运动减弱和左心室前负荷减少相关,所有这些与风险相关。

 

参考文献:

Rako ZA, Yogeswaran A, Lakatos BK, Fábián A, Yildiz S, da Rocha BB, Vadász I, Ghofrani HA, Seeger W, Gall H, Kremer NC, Richter MJ, Bauer P, Tedford RJ, Naeije R, Kovács A, Tello K.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releva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atterns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23 Jul 12:S1053-2498(23)01935-6. doi: 10.1016/j.healun.2023.07.00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451352.

上一篇: JCO:免疫治疗对MSI转移性结直肠癌患...

下一篇: 邹大进教授-2023ADA指南全面解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