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世界帕金森大会:帕金森病的皮质微结构变化与临床和神经心理表现的相关

时间:2023-07-18 23:15: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3第六届世界帕金森大会于2023年7月4日至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通过世界帕金森病联盟,三年一度的世界帕金森大会为基础科学家、临床研究人员、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帕金森病患者等提供了一个国际论坛,就最新的科学发现、医学和综合护理进行讨论、学习和辩论。

皮质平均扩散率(Cortical mean diffusivity, cMD)是检测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结构变化的敏感生物标志物,但这一指标尚未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得到广泛探索。

巴塞罗那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Jèssica Pardo等利用cMD表征帕金森病患者的皮层微观结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神经心理学数据的关系。

该研究对62名非痴呆PD患者和33名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C)进行磁共振成像(MRI)、临床和神经心理学评估。计算Z综合得分,以获得关于注意力和工作记忆、执行功能、记忆和视觉空间/视觉感受表现的认知测量。

MRI在3T扫描仪上进行,包括高分辨率三维T1加权图像和扩散加权图像。

使用基于表面的方法计算cMD,并分析组间差异以及临床和神经心理学相关性。所有分析的统计学显著性阈值均设定为p<0.05。

该研究发现:

帕金森病患者在记忆(t=2580,p=0.01)和视空间/视知觉功能(U=615000,p=0.001)方面表现较差

经过多次比较校正后,与HC相比,PD患者左枕外侧回、右侧梭状回和顶下小叶的cMD增加。左枕外侧回的cMD与MDS-UPDRS III(r=0.27,p=0.04)和PD持续时间(r=0.29,p=0.02)呈正相关;右侧梭状回的cMD与MDS-UPRS III呈正相关(r=0.27,p=0.04)和PD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27,p=0.04);右顶下小叶的cMD与帕金森病发作时的年龄呈正相关(r=0.28,p=0.03),与视空间/视知觉表现呈负相关(r=-0.22,p=0.03)。

图.PD患者与HC的cMD对比。

该研究结果确定了PD患者微观结构变化的后验模式,这不仅与临床特征有关,还与视空间/视知觉损伤有关。这些发现表明,皮质平均扩散率是PD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并强调了皮质参与非痴呆PD表型的相关性。

原文出处

Cortical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and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bstracts of the 6th World Parkinson Congress, July 4–7, 2023, Barcelona, Spain’. 1 Jan. 2023 : 1 – 414.

https://content.iospress.com/download/journal-of-parkinsons-disease/jpd2399900?id=journal-of-parkinsons-disease%2Fjpd2399900

上一篇: NEJM:Solanezumab使命结束...

下一篇: 第六届世界帕金森大会:星形细胞网络是帕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