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示日常消费品中常见的邻苯二甲酸盐促进子宫肌瘤生长机制

时间:2022-12-02 20:59: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在日常消费品中发现的有毒化学物---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盐,与女性中常见的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的生长增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1月22日的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ono-(2-ethyl-5-hydroxyhexyl) phthalate promotes uterine leiomyoma cell survival through tryptophan-kynurenine-AHR pathway activation”。

图片

制造商在许多工业和消费产品中使用邻苯二甲酸盐,它们也在医疗用品和食品中检测到。尽管它们被认为是有毒的,但目前在美国还没有被禁止使用。

论文通讯作者、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Serdar Bulun博士说,“这些有毒的污染物无处不在,包括食品包装、头发和化妆产品等等,而它们的使用并没有被禁止。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污染物。它们可以对人体组织造成特定的伤害。”

Bulun说,多达80%的女性在她们的一生中可能会患上子宫肌瘤。这些女性中的四分之一会出现症状,比如过多和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贫血、流产、不孕和较大的需要进行技术上困难的手术摘除的大腹部肿瘤。

这项新的研究发现,大量接触某些邻苯二甲酸盐---比如用作增塑剂以增加浴帘、汽车内饰品、饭盒、鞋子等产品耐用性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及其代谢物的女性有较高风险患上有症状的子宫肌瘤。

图片

单(2-乙基-5-羟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MEHHP)通过激活AHR通路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存活。图片来自PNAS, 2022, doi:10.1073/pnas.2208886119

之前的流行病学研究一直表明邻苯二甲酸盐暴露与子宫肌瘤生长之间存在关联,但这项新的研究解释了这种关联背后的机制。这些作者发现暴露于DEHP可能会激活一种激素途径,从而触发一种环境反应受体(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receptor, AHR)与DNA结合并导致子宫肌瘤的生长加快。

Bulun说,“有趣的是,AHR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为二恶英(dioxin)的受体,二恶英是橙剂的关键毒素。美国军队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的橙剂在接触它的人群中造成了明显的生殖异常;而二恶英和AHR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Bulun说,这项新研究为支持这一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参考资料:

Takashi Iizuka et al. Mono-(2-ethyl-5-hydroxyhexyl) phthalate promotes uterine leiomyoma cell survival through tryptophan-kynurenine-AHR pathway activation, PNAS, 2022, doi:10.1073/pnas.2208886119.

上一篇: PNAS:郭峰团队开发智能化微流控平台,...

下一篇: PNAS:女性每天接触的日用化妆品中这种...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