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yon:怀孕期间营养不良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时间:2023-07-25 11:20: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人数持续上升。据数据显示,我国1.3亿糖尿病患者。性别、超重、肥胖、生活方式或遗传等因素已被确定为糖尿病发病的风险改变因素。此外,早期营养不良也会导致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升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奥地利、中国或荷兰,研究人员观察到与饥荒年代出生的群体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关联不大。一项研究显示,在奥地利饥荒年底出生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早一年或晚一年出生的人的两倍多。在乌克兰和中国,围产期遭受饥荒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显著增加有关。这种影响可以用宫内编程来解释,即(未出生)婴儿的新陈代谢预先适应营养不良的环境。

近期,发表在Heliyon杂志的一项研究试图了解奥地利的糖尿病发病率是否存在与饥荒相关的出生队列效应,旨在量化围产期遭受饥荒与日后罹患 2 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奥地利 50 岁以上人口的医疗索赔数据,在流行病学进展模型中测量了每年的糖尿病发病率。

研究者表示,"我们这项研究的优势之一是它所依据的新的大型数据集。这个数据集涵盖了 2012 年-2017 年间奥地利 99.9% 的人口,所有 50 岁以上、100 岁以下的投保患者都接受了检查。在这约350万人中,有746184人接受过糖尿病治疗。这个全面的数据集使研究人员能够直接测量整个人口的年龄特异性和地区发病率,而无需进行建模所需的额外假设。

结果发现,在1939年和1946/1947年这两个最严重的饥荒时期出生的男性中,2013年-2017年的糖尿病新发病例率比可比年份高出78%,女性则高出59%1939年出生的人受到的影响最大。男性发病率从 3.9% 上升到 6.9%,女性发病率从 3.4% 上升到 5.4%。此外,这两个群体的心力衰竭、动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科学家认为,饥荒造成的基因-环境相互作用会导致糖尿病的代际风险,从而在有关国家造成流行病。在荷兰的 "饥饿之冬 "和中国的 "大饥荒 "中,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良,加上复杂的母体-胎盘相互作用,其后代患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的比例较高。此外,在乌克兰大饥荒期间出生的儿童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饥荒的严重程度与成年后患糖尿病的概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15]],其次是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 1.8 倍。在妊娠早期受到影响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出 1.5 倍。乌克兰和一些亚洲国家在被占领期间也出现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饥荒后遗症,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总之,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糖尿病发病率在三个组群中的时间趋势峰值,除最年长的亚组之外,男性发病率的峰值大于女性。这些峰值与饥荒出生年份相对应,与之前报道的奥地利人口糖尿病超额风险相符。因此,这项新的建模分析证实了子宫内或生命早期的营养限制与成年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原始出处

Michaela Kaleta et al, Diabetes incidence in Austria: The role of famines on diabetes and related NCDs, Heliyon (2023). DOI: 10.1016/j.heliyon.2023.e17570.

上一篇: PLoS Medicine:父母患有精神...

下一篇: Eur Arch Otorhinolar...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