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如何防止基础病加重?能用退烧药吗?心血管病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都在这篇

时间:2022-12-21 17:59: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期,我国防疫政策调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免疫力较低,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在这特殊期间,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做好防护?感染后需要注意什么?用药是否需要调整?

关于这些问题的处理,一定要知道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做好防护?

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接受过心内介入治疗和心外手术的患者,应当做好防护,防止因感染诱发原有心血管疾病或加重病情。

接种疫苗

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药物,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手段,疫苗接种之后,大概需要1~2周才能产生抗体,4周左右才能产生比较高浓度的抗体。

因此,除了急性心梗、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急性心肌炎等少数患者需要暂缓疫苗接种外,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尽快接种疫苗。

控制好基础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做好原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治疗,正确服用心血管疾病长期预防或治疗药物,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衡,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减轻心血管负荷。

如果把基础病控制好,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风险并不会增加。

感染后

需要注意哪些症状变化?

发热、乏力、干咳、咽痛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主要症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除了这些呼吸道的主要症状外,还可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等常见的心脏症状。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其肺部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淤血,感染后,容易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炎症反应也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衰的急性加重。一旦出现胸闷、气急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另外,感染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紧张情绪,以及服用某些含有甘草、麻黄等成分的中成药,都会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每天检测2~3次心率、血压、体温、尿量等指标,如果与平常相比增加不多,可以继续观察。

如果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持续升高,或者出现意识不清、咳嗽咳痰加重、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感染后

心血管疾病用药需要调整吗?

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两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病毒感染人体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因此很多患者认为ACEI和ARB类药物的使用会导致人体ACE2受体表达上调,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但近期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这两类药物的使用并不会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也不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感染后的死亡风险。

因此,建议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继续维持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不需要停药。

他汀类药物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药物。一项纳入1398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感染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且不会增加脏器损伤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既往一直使用此类药物,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建议停药。

此外,目前无证据表明,服用心血管疾病其他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会加重感染风险,因此,患者应继续维持既往的治疗方案。

感染后

能用退烧药吗?

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不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

使用退热药物后一次性的大量出汗会造成血液容量的骤减,引起血压降低,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后要缓慢退热,可以使用诸如冰袋、湿毛巾之类的物理方法降低体温,切勿盲目服用过量的退热药物。

同时也不应过量、长时间服用中成药,防止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

论坛报心血管综编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健康中国、健康报、心内科蒋利医生等

END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上一篇: 【PNAS】肥胖促进血管生成,唤醒休眠肿...

下一篇: 指南共识:42.7%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心...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