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异”--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一例

时间:2023-01-03 15:03:4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bg) 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因子,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从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同时作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Ⅲa的受体,参与血小板活化聚集,因此与出血性疾病及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

病例

简介

病人杨某,男,29岁,骨折入院,既往体健。PT、APTT、TT正常,FIB(FIB Clauss法):0.97g/L,结果明显减低;PT演算法复查,FIB:3.74g/L,患者肝功能正常,报告单备注建议家系筛查凝血功能。

FIB检测机制

(方法学)

一、FIB Clauss法:是一种功能试验,测定FIB功能活性水平,通过血浆凝固曲线和标准曲线,计算FIB浓度,时间与浓度呈反比。当FIB质量缺陷时,称为“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属于功能不足,并不是数量的减少。因此,FIB的Clauss法表现为FIB假性减低。

01FIB Clauss法

02

FIB演算法

二、PT演算法:利用浊度改变与FIB含量呈正比的关系,根据PT凝固曲线的吸光度变化计算dOD(多点吸光度差值),建立dOD与FIB含量的标准曲线。PT演算法不受FIB功能不足的影响,只与FIB数量相关。

家系

筛查

家系

筛查导图

遗传性异常

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Fg)是一种由三个多肽链组成的六聚体蛋白 :Aα、Bβ 和 Gγ 链,它们由二硫桥连接,由三个纤维蛋白原基因(分别为 FGA、FGB 和 FGG)编码,位于 4 号染色体(4q32.1)的长臂上。FGA、FGB、FGG 分别由 6、8、10 个外显子组成。纤维蛋白原通过形成纤维蛋白和参与血小板活化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分为两型 :I 型缺陷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其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Fg :C)和抗原(Fg :Ag)水平同步降低 ;Ⅱ型缺陷分为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和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表现为活性和抗原水平不同步降低[1]。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纤维蛋白原抗原水平正常,但纤维蛋白原功能障碍 [2] 。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明显,多数无临床症状,约 25% 有出血症状,20%有血栓形成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反复流产、伤口愈合不良等 [3]。目前,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由于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中纤维蛋白原的多数仅 Clauss 法检测 Fbg活性,常表现为 Fbg 活性降低,因此会给临床医生带来误判,常诊断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或纤维蛋白原缺乏。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功能表现为PT、APTT正常,但FIB明显减低,或伴TT延长时,应考虑异纤。如果演算法/Clauss>1.43或Clauss/演算法<0.7,则初步诊断为异纤,进一步完善家系调查以明确诊断。其实验室快速筛检方案如图 [4]:

有报道称:国内的临床实验室较少开展同时检测 Fbg 的活性和抗原,所以临床报道病例较少,可能存在一定的漏诊或误诊。为弥补这一不足,唯一可行的就是大样本筛查遗传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病例,开展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研究,评估人群的患病率,以及系统评估不同基因型的临床风险类型,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

上一篇: 江宁军博士加盟恒瑞医药!与孙飘扬、张连山...

下一篇: 关于 CK 同工酶倒置,这些你需要都知道...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