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钱峰团队揭示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肺炎的新机制

时间:2023-01-11 12:01: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是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广谱的耐药性,导致临床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因此,阐明MRSA的致病机理和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MRSA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能逃逸细胞溶酶体的降解,并在宿主细胞中存活下来,通过与细胞内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诱发严重炎症反应。但这一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钱峰教授课题组在 Nature Microbi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Staphylococcal virulence factor HlgB targets the endoplasmic-reticulum-resident E3 ubiquitin ligase AMFR to promote pneumonia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通过其毒力因子HlgB与胞内内质网相关E3泛素连接酶AMFR相互作用,促进巨噬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介导胞内菌MRSA诱导的炎症反应。

图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首先发现胞内存活的MRSA主要富集于内质网上。通过内质网相关CRISPR-Cas9 gRNA文库筛选,发现内质网相关E3泛素连接酶AMFR参与胞内MRSA菌诱导的炎症反应,髓系细胞特异性AMFR敲除小鼠MRSA感染诱导的炎症反应显著降低。

分子机制研究发现,MRSA通过其毒力因子HlgB诱导AMFR与胞内信号分子TAB3相互作用,通过TAB3上第649位赖氨酸,引起TAB3的K27位的泛素化修饰,激活下游信号分子TAK1和NF-kB信号通路。

本项研究阐明了MRSA作为胞内菌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揭示了MRSA通过毒力因子HlgB诱导AMFR与TAB3相互作用,调节NF-kB信号通路,进而调控MRSA诱导的炎症反应这一新机制,并使HlgB,AMFR成为治疗MRSA感染性肺炎的新型药物作用靶标。

图片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2-01278-7

上一篇: J Ethnopharmacol:综合网...

下一篇: 病毒也有这一天!科学家首次发现有生物专吃...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