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的“方形征”

时间:2023-01-23 06:05: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方形征

       病变临近胸膜或叶间胸膜时,两侧缘可垂直于胸膜,  呈刀切样 ,致病变 呈方形 。肺部炎症时,  炎性渗出物沿肺泡孔向上下、左右、前后均匀扩 散,  形成各经线均匀相近的炎性病灶,但是当炎性渗出物扩散受胸膜或 小叶间隔阻挡时,病变扩散受阻 。

     方形征是球形肺炎的特征性表现,其 CT 表现有:

(1) 病灶多位于肺野背侧,靠近胸膜;

(2) 病灶多呈方形、楔形、三角形、圆形等表现,病灶临近胸膜侧常表 现为典型的方形;

(3) 病变中央密度高 ,周边密度较淡,表现为“晕征”;

(4) 病变边缘可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但较模糊;

(5) 周围胸膜或叶间胸膜反映明显,广泛增厚,位于胸膜面下的病变接 触面宽,呈广基相连,  部分病例于病灶与胸壁之间可见一低密度线影。

(6) 病变周围血管纹增粗、增多、扭曲,但无僵直和受牵拉;

(7)  少数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8)  抗炎治疗后病变明显缩小。

扩展阅读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影像科

经会诊后考虑:右下肺球形肺炎

球形肺炎(sphericalpneumonia)是以影像学形态表现特点命名的肺炎。

1、形成机制:

不甚明确,目前推测为:

(1)可能是不典型大叶性肺炎或节段性肺炎的特殊表现;

(2)可能是大叶性肺炎或节段性肺炎吸收消退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3)可能是由于肺炎经肺泡孔向周围扩散或大叶性、节段性肺炎发展受限所致;

(4)病变位于分泌物易滞留的下垂部位,支气管远端黏液滞留形成痰栓是可能发病原因之一。

2、主要症状:咳嗽、痰血、胸痛及发热,发病年龄偏大,炎性中毒症状不典型。经抗感染治疗可以明显吸收。

3、CT表现: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大叶性肺炎成节段性是发展受限制而形成球形,其形成又与病原菌的表现程度、数量以及机体反应能力有关。

(1)病变好发部位:病变均好发于双肺背侧及下叶,病变多位于肺野外围。

(2)病变大小:病变最大径多在3~4.5 cm之间,部分可以超过9 cm。

(3)病变形态:多为方形、楔形或三角锥形。以胸膜为基底,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边缘或呈类方形征,其间无正常肺组织可见。

(4)病变密度:病灶多为中、低软组织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可均匀强化,周围密度较淡,无钙化,部分病灶内可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及肺纹理通过。可有细支气管在球形影中穿过。部分增强后病灶中央见一界面清楚、规则的非强化区。部分可见中央密度高于外周,病灶周围可见带状低密度“晕征”。

(5)病变边缘:球形肺炎边缘模糊多,边缘清晰少,可见粗长毛刺。

(6)病变周围情况:球形肺炎病灶肺门侧多条增粗扭曲血管(局部充血征),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所属段及亚段支气管壁均匀性增厚,而无明显狭窄。早期病变周围有小片状浸润影,晚期病变周围有索条影。

(7)胸膜改变:球形肺炎中多数邻近胸膜呈广泛均匀性增厚,但无局限性结节,且与非增厚胸膜界限清;无明显胸膜腔积液亦是球形肺炎的特征之一。胸膜增厚范围大于病灶直径,抗炎治疗后胸膜增厚消失,很少遗留有胸膜增厚。病灶与胸壁之间可见透亮线。部分不贴近胸膜的病灶可见胸膜凹陷征。

(8)淋巴结:为急性渗出性炎症,球形肺炎中淋巴结增大极少。

(9)随访复查:一般在随访2-6个月,病变完全吸收,部分病变局部遗留少许纤维索条影。

4、鉴别诊断:

(1)周围性肺癌: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可有空洞,内有壁结节;增强不均匀强化,强化与不强化区分界不清,淋巴结肿大;

(2)结核球:密度高而不均匀,可形成空洞,钙化,卫星灶;

(3)肺内良性肿瘤:边缘清晰光整,无分叶毛刺;无周围血管扭曲;长期随访无变化(错构瘤最为常见:脂肪、爆米花样钙化);

(4)肺炎性假瘤:边缘光整,密度较均匀,可伴斑点样钙化,多位于肺浅表部位,邻近胸膜或靠近叶间裂,可有胸膜增厚,少见胸腔积液;特殊征象:桃尖征、平直征、病灶下缘散在结节征;

(5)机化性肺炎:内部“支气管充气征”,边缘“弓形凹陷征”,纤维增生及包膜,病理上可见Masson小体,激素治疗有效。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上一篇: J Orthop Surg Res:髌骨...

下一篇: 几十块一瓶的去纹身膏,隐藏着大隐患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