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羟氯喹浓度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加重的标志物和预测指标

时间:2023-01-28 09:01: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羟氯喹(HC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药物。一项对47名SLE患者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了HCO治疗的益处,其中停药后6个月内,临床SLE发作的风险增加了2.5倍。与继续服用HCO的患者相比,服用安慰剂的患者发生严重sLE恶化的相对风险为6.1。关于HCO治疗的药物管理的数据很少,SLE患者的最佳日剂量也存在争议。有研究为SLE患者推荐的平均维持剂量为每天一次或两次200mg。然而,眼科医生建议每日剂量不应超过6.5毫克/千克,以避免视网膜毒性。

HCQ水平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量,并且已经报道了HCQ全血浓度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假设SLE患者可能存在类似的关系。为了研究这一点,测量了143名未选择的SLE患者的全血HCO浓度,这些患者均接受了400mg/天的HCO治疗。首先研究了HCO测定当天(第0天)HCQ浓度与SLE活动之间的关系,然后检查了这些基线HCO浓度是否可预测随后6个月内的发作。

 

方法:在盲法条件下,在143名未经选择的SLE患者中测量了全血HCQ浓度,这些患者每天接受HCQ400毫克至少6个月。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研究了这些浓度与当前疾病活动度和随后恶化的关系。

结果:基线时,23例患者患有活动性疾病(平均+/-SDSLE疾病活动指数12.4+/-7.5)。该组的平均全血HCQ浓度明显低于120例非活动性疾病患者(694+/-448ng/ml对1,079+/-526ng/ml;P=0.001)。在基线时疾病不活跃的120例患者中,随访期间疾病加重的14例(12%)患者基线时的平均HCQ浓度显著低于疾病保持不活动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HCQ浓度是急性加重的唯一预测指标(比值比0.4[95%置信区间0.18-0.85],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全血HCQ浓度临界值为1,000ng/ml,随访期间加重的阴性预测值为96%。

结论:低全血HCQ浓度与SLE疾病活动度有关,是疾病加重的有力预测指标。定期的药物测定和个体化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HCQ治疗的疗效。

 

研究者还发现,非活动性SLE患者的低基线血Hco浓度与随后6个月发生SLE发作的风险密切相关。这与HCO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一致,HCO具有较长的终末消除半衰期(>40天),血液浓度的日内变化较小。在单变量分析中,低C3水平和抗dsDNA阳性也与SLE发作的风险相关,并且以前在一些研究中被确定为SLE恶化的预测因素,而在其他研究中没有被确定。在其多变量分析中,基线血HCO浓度是随后SLE发作的唯一预测因素。SLE的发病率目前很难预测,目前的结果表明血液HCO测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此外,对于当患者的C3水平下降或检测到抗DNA抗体时应采取的措施,目前尚无共识。

总之,这些发现明显表明全血中HCQ的常规测定可能有助于识别有疾病恶化风险的LE患者,并优化治疗效果。研究者目前正在组织一项随机前瞻性研究,旨在确定个体化HCO给药计划的潜在益处,该计划旨在将全血HCO浓度维持在1000ng/ml以上。

 

参考文献:Costedoat-Chalumeau N, Amoura Z, Hulot JS, et al. Low blood concentration of hydroxychloroquine is a marker for and predictor of disease exacerb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rthritis Rheum. 2006;54(10):3284-3290. doi:10.1002/art.22156

上一篇: 传奇生物CAR-T细胞西达基奥仑赛二线治...

下一篇: BMC Musculoskelet Di...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