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Psychiatry:抗精神病药物致锥外系副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时间:2023-08-09 17:36: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锥体外系副作用(EPS)或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如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静坐症和迟发性运动障碍,是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可出现在多达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它们会给患者带来污名化和不愉快,导致患者不坚持治疗,并产生后续的负面影响。此外,它们通常需要使用辅助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这可能进一步增加副作用负担。

因此,了解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相关的EPS风险是必要的。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发生EPS的风险不同,较新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风险一般较低。虽然EPS可能是剂量依赖性的,但剂量-反应曲线仍不清楚,并且可能因药物而异。此外,虽然多巴胺D2受体治疗窗口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有文献记载,但尚未在临床试验的系统综述中得到全面评价。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些问题,该文章对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的EPS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回顾和剂量-反应meta分析。

Fig. 1: PRISMA flow diagram.

本研究评估了16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单药治疗的研究,即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阿塞那平、brexpiprazole、卡利拉嗪、氯氮平、伊潘立酮、鲁拉培隆、奥氮平、喹硫平、帕潘立酮、利培酮、舍吲哚酮、齐拉西酮和佐替平、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通常用作活性对照)和安慰剂导致锥外系副作用的风险。纳入标准为成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患者,干预措施为16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以及氟哌啶醇不同固定剂量。主要结果指标为使用抗帕金森药物的人数,次要结果指标为锥外系副作用评定量表评分和发生锥外系副作用的人数。采用一阶段随机效应剂量-反应元分析估计各药物的剂量-反应曲线。同时,将剂量-反应曲线转换为D2受体占据率-反应曲线,评估D2受体占据率与锥外系副作用风险的关系。进行多项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

Fig. 2: Dose-response curves of 16 antipsychotics for extrapyramidal side-effects.

结果发现,除去喹硫平和舍吲哚外,所有药物的锥外系副作用风险均与剂量呈正相关。当D2受体占据率超过75-85%时,锥外系副作用风险大幅增加。总之,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锥外系副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但多数与剂量相关。

本研究为抗精神病药致锥外系副作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结果有助于优化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范围。


文献出处:

Siafis S, Wu H, Wang D, et al (2023) Antipsychotic dose, dopamine D2 receptor occupancy and extrapyramidal side-eff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Mol Psychiatry 10.1038/s41380-023-02203-y.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3-02203-y

上一篇: 【Leukemia】AML患者MRD复发...

下一篇: JAMA子刊:抑郁症患者痴呆症风险显著增...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