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透析方式与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风风险的相关性队列研究

时间:2023-10-16 11:30: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当慢性肾病(肾功能逐渐丧失)达到晚期时,则出现终末期肾病,也称之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或肾功能衰竭。在终末期肾病中,肾脏不再以满足身体需要而正常工作,因此需要进行定期透析治疗。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有很大的中风风险。透析方式是否与脑血管疾病相关尚不清楚。为此,来自我国台湾省的研究学者研究比较了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stroke杂志上。

本研究利用台湾国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对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开始透析且无中风病史的 3952 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人员将 3809 名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平均年龄为 59±13 岁;46.5% 为女性)和 11427 名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平均年龄为 59±13 岁;47.3% 为女性)按倾向得分 1:3 的比例进行配对,随访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主要结果是急性缺血性中风。次要结局包括出血性中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全因死亡率。采用 Cox 比例危险模型确定透析方式不同导致临床结局的危险比。

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 2.59 年(四分位间范围 1.50-3.93)期间,分别有 783 例(5.1%)、376 例(2.5%)和 1350 例(8.9%)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考虑了死亡竞争风险的多变量 Cox 模型中,腹膜透析组发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频率高于血液透析组(亚分布危险比为 1.32 [95% CI, 1.13-1.54];P=0.0005)。出血性中风(亚分布危险比为 0.89 [95% CI, 0.70-1.14];P=0.3571)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亚分布危险比为 0.99 [95% CI, 0.88-1.12];P=0.9080)的风险没有明显的治疗相关差异。腹膜透析患者比血液透析患者更有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死亡(调整后危险比为 1.24 [95% CI, 1.15-1.33];P<0.0001)。

综上,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显著增加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更积极的脑血管预防策略是否可以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过高风险。

 

参考文献:

Dialysis Modality and Incident Stroke Among Patients With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A Registry-Based Cohort Study. 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23.043241

上一篇: Stroke:小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反应...

下一篇: Frontiers in Endocri...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