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T RECONSTR SURG:五种不同扩张器表面形成的人乳房包膜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价

时间:2023-10-19 21:33: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置入物置入后会发生异物反应,然后宿主组织包裹置入物,胶原生成且过度纤维化,可以导致包膜挛缩(CC)。聚氨酯(PU)涂层和置入物纹理化的设计是为了减少 CC的发生,然而,仍有不同程度的CC报道。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最新的一篇研究报告,描述了在乳房切除术后乳房再造时,人体与5种不同的乳房扩张器表面接触时,生理上形成的纤维包膜组织。

根据研究设计,30例接受了乳房切除术和即刻肌肉下放置解剖形组织扩张器,进行二期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被招募。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6例),每组在异体乳房再造的第一阶段置入不同类型的扩张器。3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光滑扩张器组、PU涂层组、低微纹理组、高微纹理组和宏观纹理组。于置入物乳房再造时取出包膜标本,观察包膜形态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III型胶原、CD68、CD34、CD3的免疫组化表达。并评估重塑综合指数。重塑指数是一个用于评估I型和III型胶原免疫组化表达差异的参数。

与PU、低微纹理、高微纹理组相比,光滑组α-SMA表达显著增加(P = 0.007;P = 0.010;P = 0.028),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免疫组化在不同表面类型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9;P = 0.046)。在光滑组的包膜中主要观察到I型胶原,表明组织稳定,在PU组包膜中主要观察到III型胶原,表明组织不稳定。重塑指数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29)。CD68和CD34在PU组包膜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对比光滑组(P<0.001;P<0.001)和对比宏观纹理组(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这项人体研究中,作者观察到包膜组织重塑的增加和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减少,以及炎症浸润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有利于形成不稳定和纤维化程度较低的包膜,从而可能降低CC的发生风险。与光滑的和宏观纹理的包膜相比,所描述的机制在PU、低微纹理包膜中尤其明显。这些结果有助于学者更好地阐明CC的致病机制。

原始出处:Cagli B, Carotti S, Segreto F, et al. Hist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valuation of Human Breast Capsules Formed around Five Different Expander Surfaces. Plast Reconstr Surg. 2023;152(3):388e-397e. doi:10.1097/PRS.0000000000010317

上一篇: 全凭静脉麻醉下高频-常频叠加通气完成硬镜...

下一篇: 中风且大面积梗死!《柳叶刀》:在这种情况...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