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 在肛周克罗恩病的抗TNF治疗之前,也许并不需要麻醉下检查

时间:2023-05-24 11:37: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肛门周围纤维化是克罗恩病最常见、最难治疗的表型之一。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肛周克罗恩病发病率可能正在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医学治疗的进步。肛周克罗恩病对身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肛周克罗恩病,国际指南建议采用多学科的治疗方法,重点是通过麻醉下检查(EUA)进行瘘管引流,然后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进行药物治疗。EUA允许肛瘘的脓肿和粘液道的引流,同时挂线以防止脓肿复发。这种策略不仅被认为是肛周克罗恩病初始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能提高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有效性。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实现长期愈合。本项研究旨在探究与单独的抗TNF治疗相比,抗TNF治疗前的EUA是否会改善瘘管闭合并防止后续手术干预的需要。

为此,研究人员在2009年和2019年之间进行了一项比较队列研究。将在抗TNF治疗(联合疗法)之前接受 EUA 治疗的肛周克罗恩病患者与单独抗 TNF 治疗进行比较。主要观察结果是临床评估的瘘管闭合情况。次要观察结果包括随后的局部手术和粪便改道。最后进行了针对脓肿、伴随免疫调节剂和抗 TNF 起始时间进行调整的多变量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在155名不同的患者中开始了188次抗TNF治疗。脓肿(50% VS 15%;P < .001)和伴随的免疫调节剂(64% VS 50%;P= .07) 在联合治疗组中更常见,而年龄、吸烟状况、疾病持续时间和肠道疾病部位没有显着差异。联合治疗与较高的瘘管闭合率无关,3个月时aOR,0.7;95%[CI],0.3-1.8、6个月时aOR,0.8;95% CI,0.4-2.0,和12个月时 aOR, 1.0; 95% CI, 0.4-2.2。中位随访4.6年(四分位间距,5.95;2.23-8.18)后,联合治疗与随后的局部手术干预相关(HR,2.2;95% CI,1.3-3.6),但与粪便改道无关(HR,1.3;95% CI,0.45-3.9)。排除脓肿和既往生物学失败的患者后,结果保持一致。

本项研究证实与单独抗 TNF 治疗相比,抗 TNF 治疗前的EUA与改善的临床结果无关,这表明 EUA 可能不是普遍需要的。因此,控制瘘严重程度的未来前瞻性研究是必要的。

原始出处:

Melissa Chan, MBBS and others, Examination Under Anesthesia May Not Be Universally Required Prior to Anti-TNF Therapy in Perianal Crohn’s Disease: A Comparative Cohort Stud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Volume 29, Issue 5, May 2023, Pages 763–770, https://doi.org/10.1093/ibd/izac143

上一篇: PLOS:蚊子唾液可以抑制人的免疫系统,...

下一篇: NCB:南京大学甘振继等合作发现脂肪细胞...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