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osmet Dermatol: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一项系统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

时间:2023-12-13 19:41: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黄褐斑是一种普遍的获得性色素沉着障碍。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A)是赖氨酸的合成衍生物。近年来发表的荟萃分析证实,TA是治疗黄褐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然而,目前关于TA在黄褐斑治疗中的应用尚无明确共识。此外,局部或皮内辅助TA治疗与口服给药的有效性之间的差异仍不清楚。在Khurana VK等人进行的研究中,发现TA口服给药(250 mg,每天两次)比皮内注射(4 mg/mL)产生了更好的结果。然而,Sharma等却观察到两组相似的美白效果。TA的疗效可能受给药方式的影响,尤其是皮内注射和微针途径。Budamakuntlal表明,由于微针组药物递送更深且更均匀,因此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进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以确定一个最佳的TA给药方法有效治疗黄褐斑。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最新的一篇研究报告,研究者采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TA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者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黄褐斑面积严重指数(MASI)用于评估黄褐斑的严重程度。不同TA给药方式治疗后,MASI的差异命名为ΔMASI。通过比较不同TA给药方式在一定时间点的ΔMASI来评价疗效。

第4、8、12周及末次随访时,口服TA联合常规外用药物(oTA + RTA)的ΔMASI均高于皮内TA(iTA)、外用TA(tTA)及微针TA(MNs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第8周时oTA的ΔMASI高于i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相比,oTA在第4周出现统计学差异,而tTA、iTA和MNsTA从第8周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

综上,TA多种给药方式中,oTA + RTA治疗黄褐斑效果最佳。短期内oTA疗效优于iTA, oTA起效时间快于tTA、iTA和MNsTA。从长远来看,单独使用TA的疗效与给药方式无关。

原始出处:

Liang R, Luo H, Pan W,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examic acid for melasma by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metho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J Cosmet Dermat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7, 2023. doi:10.1111/jocd.16104

上一篇: 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用于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

下一篇: 麻醉药究竟如何阻断疼痛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