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的放射治疗

时间:2023-05-30 11:56: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全部肺癌的85%-90%,患者在诊断时早期(I 期-II期)占17%,局部中晚期(III期)占22%,晚期占57%【1】。I期-III A期患者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有30%-55%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

远处转移仍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的远处转移都是多发的、不能潜在治愈的。 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远处转移器官孤立性的转移灶,这种形式的转移称之为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

寡转移的概念及分类

寡转移一般指同时性或异时性寡转移,包括诊断原发性肺肿瘤的同时诊断的寡转移,或在原发性肺肿瘤系统治疗后不久诊断的寡转移;

寡复发是指原发性肺肿瘤局部治疗后出现的局部或肺内其他部位的复发;

寡进展是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残留病灶有限或只有一个病灶进展(图1)[3]。

图1 肺癌肺部寡转移分类示意图

 

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是局限于原发灶与全身广泛性转移之间的中间过渡阶段;

从转移灶数量及转移部位来说,转移瘤的个数及受累的器官相对有限,一般认为:转移瘤的个数≤5个,受累器官≤3 个[4-7]。

其中,诊断肺原发肿瘤的同时发现有寡转移灶或者在原发灶治疗后6个月以内合并出现的寡转移情况被称为非小细胞肺癌同时性寡转移;而原发病灶经规范化治疗6个月以后才出现其余部位寡转移的情况被称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异时性寡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的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相较于传统放疗技术,具有分割量大、精准度高等特点,可给予放射靶区单次或少数几次高剂量的照射,能够提供更高剂量、更简单、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SBRT的应用在2011年后迅速增加。在手术或SBRT分别作为原发肿瘤或转移瘤的治疗期间,未观察到OS差异。SBRT是一种无创方法,能够在避免手术危险和并发症的情况下,不增加、甚至减少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并增加肿瘤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使SBRT逐渐成为寡转移瘤治疗的重要方式。

一项回顾性研究入组经SBRT 治疗的71例非小细胞癌寡转移病例,共86个肺部病灶,中位随访17.6个月后,2年的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LC)率和OS率分别为82.6%和55.3%,未观察到>4级的毒副作用[8]。

 

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的毒副作用

放射治疗虽然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有效生存期,但是由于晚期肿瘤患者可能存在某些基础疾病,身体条件较差,因此,放射治疗的毒副作用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放射治疗应用于寡转移患者安全有效,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对所有的寡转移患者进行治疗,而不考虑其他预后因素,在所有寡转移患者中,放射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应谨慎平衡[9]。

放疗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寡转移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使这些患者的预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潜在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在各种相关的研究中,治疗寡转移的疗效是通过各种参数来衡量的,其中 OS、PFS、LC 和毒副作用是最常见的。

多项有关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研究发现,清除肿瘤原发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提出了肿瘤转移部位及转移器官数量以及给予肿瘤原发灶根治性放疗、生物有效剂量、放疗靶区大小、是否联合药物治疗等,均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8]。

 

放射治疗的介入时机

对于非小细胞癌的寡转移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大小以及分布等多种因素,平衡最终治疗效果与毒副作用的关系,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寡转移患者, 其影像学表现可能相似,但从临床角度来看仍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

随着放疗技术和抗肿瘤药物的快速更新,放疗介入的最佳时机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的最佳模式,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 一项有关放射治疗介入时机的回顾性分析指出,放疗的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寡转移患者的预后,且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10]。

参考资料:

[1]Siegel R L, Miller K D, Fuchs H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1.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1): 7-33. doi: 10.3322/caac.21654

[2]Goldstraw P, Chansky K, Crowley J, et al. The IASLC lung cancer staging project: proposals for revision of the TNM stage groupings in the forthcoming(eighth) edition of the TNM classification for Lung cancer.J Thorac Oncol,2016,11(1):39-51.doi:10.1016/j.jtho. 2015.09.009

[3]杜夜生.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8, 32(2). DOI:10.11904/j.issn.1002-3070.2018.02.013

[4]Luketich JD,Martini N,Ginsberg RJ,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solitary extraeranial metastases fro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nn Thorac Surg,1995,60(6):1609-1611.

[5]Weichselbaum RR,Hellman S.Oligometastases revisited [J].Nat Rev Clin Oncol,2011,8(6):378-382. [6]Yamashita H,Niibe Y,Yamamato T,et al.Lung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oligometastases:comparison of oligo-recur-rence and sync - oligometastases[J].Jpn J Clinl Oncol, 2016,46(7):687-691.

[7]Salah S,Tanvetyanon T,Abbasi S.Metastatectomy for extra -cranial extra-adrenal non-small cellung cancer solita-ry metastases systematic review analysis of reported cases [J].Lung Cancer,2012,75(1):9-14.

[8]宫莉营,刘文健.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及其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22,20(6). DOI:10.19790/j.cnki.JCM.2022.06.12

[9]Guckenberger M,Lievens Y,Bouma AB,et al. Characteris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oligometastatic disease:a european society for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and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J/OL].Lancet Oncol,2020,21(1):e18-e28[2021-11-0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908301/.

[10]马辰莺,徐晓婷,秦颂兵,柳燕冬,薛姣,周菊英.早期放疗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寡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1,41(1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10.002

 

上一篇: Gastroenterology:上海交...

下一篇: 「病例报告」新型RET融合突变的奥希替尼...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