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黄连+厚朴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的鉴定

时间:2023-07-04 15:03:3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中医理论认为,清热燥湿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功效;厚朴可用于治疗腹痛、咳嗽、哮喘等。黄连、厚朴联用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炎症反应

该研究旨在验证黄连+厚朴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SPF级SD大鼠65只,雌雄各半,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5只用于建立慢性胃炎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和水;模型组灌胃给予2%水杨酸钠10mL/(kg.d),配合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即20%蜂蜜水自由饮用,白酒10mL/(kg.d)单日,脂肪10g/(kg.d)双日)。喂食15天后,将动物置于人工热气候模拟室(环境温度32 ± 2℃,相对湿度90 ± 5%),并根据上述方案继续喂养5天,然后在第20天移到正常环境中。

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n=5)、雷尼替丁组(n=5,10 mL/kg.d,雷尼替丁浓度为2.77 mg/mL)、中药高剂量组(n=5,4 g/kg)、中剂量组(n=5,2 g/kg)和低剂量组(n=5,1 g/kg),

观察造模前后大鼠肛门温度和体重变化,然后对大鼠胃粘膜组织进行H&E染色、TUNEL和ELISA检测。随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提取黄连和厚朴的关键组分,并建立GES-1细胞炎症模型以筛选最佳单体。最后,通过RNA测序研究了黄连+厚朴的作用机制。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大鼠状态较好,肛门温度升高,胃黏膜组织炎症反应减弱,细胞凋亡减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GES-1细胞模型确定黄连碱为最佳组分。RNA测序分析显示,DEG在核糖体、NF-κB信号通路等显著富集。随后获得关键基因TPT1RPL37

结论:该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了黄连+厚朴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确定黄连碱为最佳成分,并获得两个潜在靶基因。

 

文献来源:

Song J, Xu X, He 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and Magnolia officinalis var. biloba on chronic gastriti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un 29]. J Ethnopharmacol. 2023;116864. doi:10.1016/j.jep.2023.116864.

上一篇: IBD:早期启动生物制剂治疗可减少克罗恩...

下一篇: Eur J Heart Fail:流感疫...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