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男子骑摩托车被撞致重伤 医生戴上“透视眼”为其手术救命

时间:2021-03-12 22:34: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眼前便出现一具“骨盆”,周围血管清晰可以见。用手将“骨盆”拉近,可以清晰了解骨折的情况,这种“科幻”效果即为当前最前沿的混合现实技术(MR)。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团队近日借助该技术成功为一名骨盆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术。

4月19日,长沙50岁的张先生(化名)骑摩托车送女儿上学的途中,不幸遇车祸,紧急送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检查显示,张先生骨盆粉碎性骨折:右侧骼骨粉碎性骨折伴右侧骶骼关节半脱位,右侧髋臼前份骨折,双侧耻骨上、下支、右坐骨骨折。

创伤骨科主任付三清主任医师介绍,骨盆粉碎性骨折属于严重外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要等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手术。但骨盆的解剖比较复杂,周围有很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术中,如何减少出血,避免损伤血管以及神经,如何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让患者恢复最好状态,对医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创伤骨科团队经过缜密的分析讨论,并与患者沟通,决定借助混合现实技术(MR)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混合现实技术通过读取病人的CT、核磁共振、X光片等数据,生成3D全息影像模型,戴上VR眼镜后即可看到。该技术将虚拟物体置于真实世界中,展现给视者一个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

“正常情况下,医生无法看见病人的骨骼,但通过获取全息影像信息,患者虚拟的3D数字模型与患者病变部位完全重叠在一起后,医生拥有了高维度‘透视’手术区域的工具,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均可得到提升。”付三清说。

米雷副主任医师介绍,科室先采集了患者的CT数据、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资料,运用建模软件重建病人的个性化数据,将三维图像导入相关设备并进行呈现,立体逼真地显示骨盆的解剖结构及碎块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此同时,数据导入3D打印机,将病人实时的情况进行一比一打印。

4月25日,术前,手术医生们戴上“透视眼”,一起讨论患者病情,完善手术方案。米雷说,混合现实技术可以让医生和医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直观,同一学科甚至不同学科的医生,通过对骨折细节信息的实时共享,为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工具。

“我们还利用该技术与张先生的家属进行了术前沟通,让家属也戴上VR眼镜,更形象直观地了解病情,提高了他们对治疗方案的理解。”付三清补充道,以往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时,医学名词及片子往往晦涩难懂,让他们难以理解。而通过这种技术,患者可以深度理解疾病,更好地配合医务工作,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康复。

4月26日上午,一切准备就绪。由付三清主刀,袁志根副主任医师辅助,戴上“透视眼”,一场由混合现实技术引导的特殊手术正式开始。随着患者虚拟的骨盆3D数字模型与骨盆完全重叠,如何切入,如何复位,手术医生都已了然于胸……经过近4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安返病房。目前,患者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付三清介绍,当前高空坠落和车祸等高能量损伤多发,此类患者创伤重,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混合现实技术为医生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给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让术前沟通更便捷,让手术更安全,让医生更快成长,让患者更多受益。(通讯员 石荣)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与观点均来自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上一篇: 崂山区食药日常监管不松懈 贴心服务受赞誉

下一篇: 人工智能走进重症医学科 智慧医疗的这些好...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