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21: 神经肿瘤综述(下)

时间:2021-06-09 07:02: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 mTOR新型抑制剂,可有效治疗脑膜瘤

II/III级脑膜瘤约占肿瘤的20%,复发率较高,且没有被批准的医疗疗法。历史上,这些肿瘤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6)为25%。神经肿瘤学的反应评估(RANO)小组认为PFS-6率>35%对II/III级脑膜瘤的试验有意义。

哈佛大学的Scott Randall Plotkin等人研究了vistusertib(mTOR抑制剂)对进展或复发的II/III级脑膜瘤患者的影响(NCT03071874)。每周连续两天口服Vistusertib,每次125毫克,每天两次。每2个周期(1个周期=28天)。肿瘤大小被定义为最大的横截面积。进展被定义为所有可测量的病变的产物之和比观察到的最小值增加≥25%。主要终点是PFS-6。次要终点包括毒性、影像学反应和相关研究,包括mTORC1/2途径激活的免疫组化和遗传生物标志物。

25名患者被随访至6个月或至肿瘤进展。治疗的中位时间是6.5个月(范围是1-18个月)。4名患者选择停止治疗,1名患者因并发疾病而退出,1名患者因不符合规定而退出。

PFS-6为51.5%(CI,29.3%-70.0%)。频率>10%的至少可能与vistusertib有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恶心(54%);疲劳(36%);低磷血症(29%);腹泻、厌食、口干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为14%);高血压、呕吐、ALT升高、便秘和体重减轻(均为11%)。

Vistusertib治疗与PFS-6增加有关,超过了RANO对复发性高等级脑膜瘤35%的目标,在这个患者群体中,不良事件是可以接收。以确定与反应相关的生物因素。这些数据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对vistusertib进行更大RCT.

来源:Scott Randall Plotkin et al.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15; abstr 2024)

2. Pembrolizumab新药,或有望治疗脑膜瘤

II级和III级脑膜瘤是浸润性肿瘤,在初次治疗后容易复发,与较短的生存期有关(相对于I级)。血管瘤(HPC)是一种基于硬膜的肿瘤,起源于毛细血管壁上的周细胞。这些肿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射。这些方式失败后没有确定的标准治疗方法,而且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这个RCT的概念是在以前关于无细胞脑膜瘤中高PD-L1水平的报告后形成的。

以色列的Shlomit Yust-Katz等人,探究了pembrolizumab治疗难治性非典型/无性脑膜瘤(RAM)和HPC患者的效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pembrolizumab治疗(200mg,每3周一次)。主要终点是6个月和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该研究计划有25名患者,

实验的初步结果:截止2021年2月,有12名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2名HPC患者,10名RAM患者)。经过18.5个月的中位随访,6和12个月的PFS分别为25%和16.7%,中位PFS为2.75个月。两名患者有部分反应,而其他患者都有进展,因此总反应率为16.7%。

其中一名反应者患有HPC,并已稳定了30个月,而第二名患者患有非典型脑膜瘤,并稳定了13个月。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1年生存率为82.5%。3级毒性包括高血糖、肝酶升高和疲劳(没有导致治疗中止),没有4级或5级毒性。PD-L1、突变负担、MSI和其他基因组分析仍在进行中。

由此可见,Pembrolizumab诱导了RAM和HPC的低反应率。然而,亚组的患者可能会从这种治疗中受益,并有较长的反应期。若定义这个亚群,需要进一步的分子研究。

来源:Shlomit Yust-Katz et al.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15; abstr 2064)

3. 曲贝替定对脑膜瘤治疗效果,仍需探究

EORTC Brain Tumor Group研究了药物Yondelis在复发性高等级脑膜瘤患者中的活性、安全性和生活质量。Trabectedin(曲贝替定)最初来自加勒比海的海鞘,Ecteinascidia turbinata,目前通过全合成法生产。

组织学诊断为WHO II级或III级脑膜瘤的成年患者,经最大可行的手术和放疗后,有放射学记录的进展,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静脉注射曲贝替丁(1.5 mg/m2,每三周一次)或局部标准护理(LOC)。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22.1个月内,该研究组在9个国家的35个机构中共随机选取了90名患者(LOC组29人,曲别针组61人)。在LOC组中,实施了以下治疗:羟基脲(n=11),贝伐单抗(n=9),无(n=4),化疗(n=3),体细胞肽类似物(n=1),联合化疗和体细胞肽类似物(n=1)。

在71例PFS事件中,LOC组的中位PFS为4.17个月,曲贝替定组为2.43个月(进展的危险比[HR],1.42;80%CI,1.00-2.03;P=0.204),LOC组的PFS-6率为29.1%(95%CI,11.9%-48.8%),曲贝替定组为21.1%(95%CI,11.3%-32.9%)。

在LOC中,中位OS为10.61个月,在trabectedin组为11.37个月(死亡HR,0.98;95%CI,0.54-1.76;P=0.94)。3-5级不良事件发生在44.4%(18.5%相关,4个严重不良事件,0个死亡事件)的LOC患者和59%(32.8%相关,57个严重不良事件和2个中毒死亡)的trabectedin组患者。

在这项针对复发性II级或III级脑膜瘤的首次前瞻性随机试验中,曲贝替定并没有改善PFS和OS,而且与LOC治疗相比,毒性明显较高。这个研究收集的数据可为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信息参考。
来源:

4. 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脑转移瘤后,患者基本状态稳定

在EMBRACA试验(NCT01945775)中,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TALA与PCT(化疗)相比,明显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8.6 vs 5.6 mo; HR [95% CI] 0.54 [0.41-0.71]; P< 0.0001)。患者报告的结果有利于TALA,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贫血、疲劳和恶心。以前的亚组分析发现,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史的患者,TALA与PCT相比,PFS有所提高,客观反应率(ORR)提高。

这项回顾性亚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EMBRACA中具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史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果。

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TALA或PCT。包括有充分治疗和稳定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不需要皮质类固醇。这项分析评估了颅内ORR和最佳总反应(BOR),基于研究者对基线时有颅内疾病的患者的评估以及总生存期。

在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63名患者(43/287 TALA和20/144 PCT)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史,其中33名(11.5%)患者(TALA)和15名(10.4%)患者(PCT)在基线时有颅内疾病。基线时有颅内疾病且未确认完全或部分反应的患者的颅内ORR为18.2%(TALA)vs 20.0%(PCT)。

在基线有颅内疾病的患者中,TALA的颅内疾病稳定率为69.7%,PCT为33.3%。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史的患者,TALA的中位OS为12.9月(95%CI为9.4-15.6),PCT为13.4月(95%CI为8.8-17.6)。

在安全人群中,TALA的中位治疗时间(范围)为5.0月,而PCT为2.1(0.4-6.9)月。

在这个亚组分析中,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史的患者使用TALA或PCT治疗的基线特征是相当的。更多的颅内疾病患者在接受TALA与PCT治疗后病情稳定。在有颅内疾病的患者中,TALA的颅内ORR为18.2%,PCT为20.0%。

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史的患者的治疗选择是有限的,需要在更大的数据集中做进一步探究。

来源:Jennifer Keating Litton et al.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15; abstr 1090)

 

上一篇: 2021年6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

下一篇: ASCO 2021: 神经肿瘤综述(上)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