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府、临沂城池考证(附明、清、民国年间历史地图)

时间:2019-11-07 11:55: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沂州府、临沂城池考证(附明、清、民国年间历史地图)

原金雀山路桥头地名碑

临沂城池考证

2019.11.07

临沂城始建于春秋末期,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据《春秋》记载:“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这个“启阳”,就是临沂城的最早的名称,也是临沂城的开始(后期将推送《启阳、开阳、中丘、即丘之考证》)

西汉时为了避景帝(刘启)讳改名开阳

东汉为琅琊王(刘京)国都;

西晋末为琅琊王(司马睿)“潜邸”;隋为临沂县治所;

明为泾王封地;

清为沂州府兰山县城;

后为县级临沂市政府、兰山区政府所在地;

今为兰山区金雀山街道、银雀山街道部分辖区。

下图为清宣统元年、民国二十四年城关图:

(点击查看大图)

城池规模,据《沂州志·城池》记载:砖城一座,周围九里,高二丈五尺,阔一丈,垛口3782.5个, 城堡五十座,炮台四座,城内马道阔八尺,城外壕深一丈,阔一丈六尺(县志作一丈),城楼四座,除南门楼为大楼三层、又小楼二座外,其余东、西、北三门均系二层大楼一座, 又小楼一座。

四门名称:

南曰望淮,东曰镇海,

西曰瞻蒙,北曰宗岱。

据《临沂县志》载,该城自建筑以来,经多次增修,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筑砖城。说明在明代以前均系土城。清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东门城楼仅存,余俱坍毁”,经过几次增修,才恢复旧观。

注释:老照片镇海门,及匾额

(现存临沂市博物馆)

注释:老照片望淮门,及匾额

(现存临沂市博物馆)

考历代修筑城池,均为防守计

鲁城启阳,是为了“备晋”(见《春秋》杜预注);五代时梁沂州刺史徐怀玉增修城池,是“缮兵治壁为战守具”清道光时知县张应翔增修城池,也是“时,土匪猖獗,急修城垣”的。至于明崇祯年间修筑炮台,更是为了防备“流寇”攻袭(见《州志》、《县志》)。

日、伪、顽窃据时期,无偿地强迫民工修城凿池,构筑工事,碉堡林立,掩体遍地,城高,池深,自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但当人民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也只得以失败而告终。

共产党从来是以人民作干城的正如国歌所咏:“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1945年9月11日临沂城第一次解放。对城墙进行过拆除; 1948年10月10日临沂城再度解放后,城池已基本去掉。

建国以来,利用城墙废料修工厂,建学校,四门尽辟,畅通无阻,所谓“城池”,只余部分遗迹(今兰山路东段,鼓楼台小区南门外城墙遗址)。

然而,天下太平,相安无事,城市繁荣,蒸蒸日上,这是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们,所不敢设想,也无法办到的。

沂 州 考 证

2019.11.07

临沂,在历史上曾称沂州。《临沂县志》:“宇文周改北徐州置沂州。”历代相承,认为这是临沂称沂州的开始。

但据《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第四册59-62页所标,此地属北齐辖区,而北周的疆域则在河套南北,有人怀疑其统治势力恐不及此。“北周置沂州” 之说,能否成立,这就需要考证。

查:北齐,系公元550年高洋灭东魏后所建立,至公元577年为北周所灭;北周,系公元556年宇文觉灭西魏后所建立,至公元581年为隋扬坚所灭,比北齐的灭亡时间迟了四年。这是为史料所证实了的。在这四年当中,周既灭齐,当然不能弃之不理。必然要占有这块土地,并且设官授职,进行一番区划,这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的。

不妨先看两则史料:

承光元年(公元577年),周师渐逼,太上皇并皇后携幼主出走青州。周军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将逊于陈,置金囊于鞍后,与长鸾、淑妃等十数骑至青州南邓村,为周将尉迟纲(一作勤)所获,建邺,周武帝与抗宾主礼,并太后、幼主、诸王,俱送长安。封帝温国公。至建德七年(公元578年,即宣政元年),逐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及延宗等数十人,无少长咸赐死。

——《北史》(1974年本)第一册299页《齐本纪》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 即齐幼主承光元年)齐主传位于其太子恒,改年曰承光,自号太上皇。壬辰,帝至邺。癸已,帅诸军围之,齐人拒守,诸军奋击大破之,遂平。齐主先送其母及妻子于青州,及城陷,帅数十骑走青州。遣大将军尉勤追之。尉勤擒齐王及其太子恒于青州。

“二月丁未,齐主至,帝降自阼阶,见以宾主礼。齐范阳王高绍义叛入突跃。齐诸行台州镇悉降,关东平。合州55、都162、县385、户3302528、口20006886。乃于河阳及幽、青、南充、豫、徐、北朔、定州置总管府,相、并二总管,各置宫及六府官。夏四月封齐主为温国公,十月诛温公高纬。

——《北史》第二册366页《周本纪》

据上述资料,不难看出,北齐确实是被北周灭掉了。北周灭北齐以后,不但土地人口全部接管,设官授职,重新规划,并且斩草除根把齐主及其亲属也“无少长咸赐死”而一总杀掉。在这种形势下,北周政权在这里设置沂州,就成为完全可能的事情了

沂州,后魏置北徐州,北周改曰沂州。

——《北周地理志》下册726页

州理城,后魏北徐州城也。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筑,北徐州理之。周武帝改为沂州,至今不改。

——《太平寰宇记》第七册卷23第五页

其具体设置时间,“沂州”条亦有记载:“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

宣政元年,也就是建德七年(本年三月改元宣政),杀齐主、置沂州,都在这一年。即公元578年,也就是北齐灭亡后的第二年。足证“北周设置沂州”之说,是毋庸置疑的。

然则,如何看待《图集》呢?

这个问题,《图集》的编例中已经作出说明:“北齐、北周以公元五七二年(齐武平三年、周建德元年)的政区设置编绘。”据此断限,则六年以后周灭齐的情况,当然是不可能从图上表现出来的。

临沂,自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置沂州后,历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一直沿用。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84年)升为沂州府,至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共1335年。到现在已经有1441年的历史了。

古城是历史的废墟

纵使断壁残垣,砖瓦颓圮

行走在或真或伪的古城遗迹里

看人潮熙熙攘攘,众声喧哗

才渐渐明白

我怀念的古城

并不是辉煌与繁华

而是时间的痕迹与心底的梦幻

上一篇: 巧手织锦绣巾帼建新业——中国妇女手工创业...

下一篇: 滴滴顺风车复活,但愿是凤凰涅槃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