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显神威,九成多重症患者可得到成功救治

时间:2019-11-09 20:13: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ICU显神威,九成多重症患者可得到成功救治

“我们相信医生,我们相信祖国的医学!”11月8日,在由全国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办的全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大会的开幕式上,一场展现全国首例跨国转运ECMO患者的独幕剧正在上演。大会主席、著名重症医学专家、全国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介绍,ICU从以前人们以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标志,变成如今90%以上的重症病人可以离开ICU走向康复,这背后依托的正是重症医学综合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全国各地“重症人”的不懈努力。

大会现场 王倩 摄

“常常去治愈,总是去帮助,永远去安慰”

ICU,一个总能见证生命奇迹的地方。大会开幕上独幕剧讲述的跨国转运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关于生命奇迹的故事。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在越南突发心脏呼吸骤停,尽管实施了国际最先进的救治手段,但循环仍然极其不稳定。家属想极力保住患者的命“想要回家”,想转到国内救治。但是如此危重患者的跨国转运,国内尚无先例,在转运途中,有太多的不可预期的因素。但患者家属“相信医生,相信祖国的医学”,跟医生签下“生死状”。

然而患者安全从越南医院转运至中大医院ICU,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患者至少7个器官的衰竭,严重的脑细胞损伤……病人转运回病房后,治疗团队面临着巨大困难:低温与循环、肾脏与肺水肿、抗凝与出血……每一次治疗都如履薄冰,终于经过50多个不舍昼夜的守护,患者终于康复出院。“尽管这是第一次,但是中国的重症医学科已经有了这种的信心,有了这样的能力,把病人从千里之外,万里之外,送回我们的祖国。”邱海波教授坚定有力地说道。

据介绍,中国重症医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还是个年轻的学科。30多年前,在第一代重症人的引领下我国有了第一张ICU病床。从此以后,中国的重症医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H7N9禽流感疫情等各种突发卫生事件降临时,在人民和国家需要的时候,重症医学科医护在救治中总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ICU医生把过去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演绎成了“常常去治愈,总是去帮助,永远去安慰”。

救治危重病人,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邱海波教授介绍,ICU在医院里,虽然重症病人仅占极少的一部分,但是对医生的要求却是最高的。这个学科要求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要有全面的知识、快速的反应速度,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他们每一天都在与死神较量,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关乎生死,不允许有丝毫懈怠,要不断进步。

中国重症比肩欧美,胸怀行业共同进步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委、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教授介绍,尽管中国的重症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比肩欧美,但是中国的医疗水平差异较大,很多地方的重症病人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救治。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全国重症医学医疗质控中心,有责任建立重症医学的联盟进行培训,按照国际水平、国内规范进行重症病人的治疗,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应运而生。每周一上午11点,重症V课堂准时与联盟单位在线开课,来自江苏、安徽、福建、山东……甚至远在青海、新疆的百余家医院,通过远程信息系统,同步分享最新理念与技术。迄今为止,重症V课堂已开课160多期,每一期在线听课人员多达2000余人。

杨毅教授介绍,不仅有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还建立“远程ICU”,与部分国内医院实现了同步均质化在线运营。依托“云重症”平台、运用“重症医学+互联网”的模式,让重症医学不再是仅仅服务于大医院和大城市,而是将触角延伸到了县、乡等医疗不发达的地区,让那里的患者享受同质化的医疗救治。另外,还深入革命老区,开展精准健康扶贫,先后走进遵义、龙岩、赤水、青海等地,开展“重症呼吸 红色公益行”,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老区的重症患者也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救治。

在中大重症医学科走廊的墙面上,悬挂着4张“地图”,上面插上了很多的小红旗,其中三幅是中国地图,记录着中大重症人会诊帮扶、医护进修、博士硕士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分布和奋斗的足迹以及国际合作的足迹。

“重症人”持续创新,多学科联合造福重症病人

据介绍,此次大会为期三天,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及国内重症医学大家及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00余名重症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代表共赴盛会。大会围绕主题“推陈·铸新”,设置了47个板块,200+专题。邀请重症医学ARDS、肺保护通气、血流动力学、膈肌保护、重症神经等领域临床及基础科研的顶级专家,为与会同道分享最新学科理念,探讨学科发展。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大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质量水平极高,不仅有顶级大咖的学术演讲,最新的前沿进展,还有中外大咖面对面环节辩论探讨及实战演练。同时,大会首次设立“兄弟学科进展板块”,让重症医生与各临床专科相互了解,合作改善重疾患者预后,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的诊疗方案,多学科联合,不仅竭尽全力让病人活,而且力争让更多的重症病人有质量、更好地活着。(刘敏 程守勤)

上一篇: 原创立冬之后,尝遍苦头品到甘甜,不再感到...

下一篇: 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