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启腾胡麻岭里“不言弃”

时间:2019-11-01 15:53: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鲁启腾 胡麻岭里“不言弃”

“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中国创造遍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书写着中国的历史,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打通我们告别贫穷、奔向小康的时空隧道中,创造属于中国的奇迹!”

“通啦、通啦,我们终于挖通啦!”2017年6月19日,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好似发生在昨日一般仍旧响彻在鲁启腾的耳边。

遇世界级难题

胡麻岭是中铁十九局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兰渝铁路的一个重要的点。隧道全长13.6公里,是兰渝铁路中最难的一段,也是最后一个节点工程。

“那还是2009年8月,胡麻岭隧道3号斜井掘进到182米的时候,突然涌出了大量泥沙,之后,4号、1号、2号斜井相继发生突涌。隧道头天掘进1米,第二天就涌回2米,最严重的一次,涌泥回流达到47米,我们就像在豆腐脑里打洞一样,稍有不慎,隧道就会变形、塌方,我们随时可能会失去生命。”这段令人后怕的回忆,鲁启腾依然历历在目。

随后,鲁启腾和工程队的建设者们先后15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胡麻岭隧道进行现场勘测,可结果却让他们基本上陷入了绝望,“胡麻岭隧道地点属于我们国家的六级危岩——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在这种地质中打通隧道,专家们到了现场后,他们全懵了,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他们带着顶级设备多次尝试后,均以失败告终。德国专家从现场撤离的时候甚至和我们说,NO way !NO way!人类不可能在这种地质中打通隧道!”

兰渝铁路作为纵贯中国南北的第四条铁路大动脉,向西延伸后可并入渝新欧国际铁路,是连接西南至西北最便捷的钢铁丝绸之路,眼看离全线通车就差了胡麻岭隧道最后一个节点,却被告知人类无法打通这样的隧道,鲁启腾和建设者们面对这样罕见的世界难题,满脸愁容。

“距离全线贯通就剩下胡麻岭隧道的这173米了,却出现了这么个大难题!怎么办?怎么办?!”

齐心协力攻坚

“想方设法也得干啊,后来我们成立了攻关小组,吃住都在隧道里,想尽了各种办法解决隧道塌方和灌水问题。”面对已经被宣判了“死刑”的工程,鲁启腾和建设者们并没有放弃,“既然全是粉砂,我们就固化,尝试用各种药剂固化细砂,隧道里一挖全是水,我们就想办法抽水排水,为了保证隧道不塌方,我们还研究出了九宫格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大隧道化解成九个小隧道,将断面分离,少坍塌、少扰动。”鲁启腾和建设者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开始取得成效,隧道一寸一寸艰难地往前推动。

据了解,在这种地质里挖隧道,稍不留神,就会面临危及生命的事故,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了24小时专人盯守,但凡有渗水、有掉砂就马上撤出,立即加固。

面对胡麻岭隧道这个世界性难题,英勇顽强的铁建人用了八年多的时间,通过不断自主创新,探索新的施工工艺,尝试新材料,艰苦卓绝地一点一点啃下这块“硬骨头”,其中一段短短的173米隧道,前后打了整整六年,平均下来每天还不到8厘米。

2017年6月19日,在中铁十九局全体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齐心协力下,经过六年时间,被国内外隧道专家定性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的兰渝铁路“头号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标志着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进入最后阶段。

中铁人终相拥

贯通的一刹那,鲁启腾和所有铁建人喜极而泣,紧紧相拥。“当时,在我们队伍里有这样一对父子,就是工程师夏荔和他的父亲夏付华,夏荔在胡麻岭隧道这一头的二号斜井担任总工程师,他的父亲则在隧道的另一头担任测绘员,尽管他们父子相距仅有173米,但却被这堵厚达173米的‘墙’分隔了六年,六年的艰苦奋斗,六年的艰难守望,这对父子终于在隧道里见到了面。”说起当时的情景,鲁启腾动容地回忆道。

“为了兰渝铁路的早日通车,六年时间里,我们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吃喝都在施工现场,把工地当成了家,可是,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创造了奇迹,解决了世界难题,再苦再累也值了!”鲁启腾最后笑得格外开心。

兰渝铁路通车后,兰州到重庆从原来的22小时缩短到只需要6个小时,中国铁路跑出了百姓出行的新速度,也跑出了世界铁路发展的新速度。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

上一篇: “赋思头环”被暂时停用曾被质疑用来监控学...

下一篇: 冀州再出彩|刘宁携原创作品《孟姜女哭长城...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