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十一万大明精锐惨败原因在哪?

时间:2019-11-13 19:45: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萨尔浒之战,十一万大明精锐惨败原因在哪?

萨尔浒之战,大明十多万精锐被六万后金击败,大明军队共十一万余人分成四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赫图阿拉发动向心进攻。很多人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萨尔浒之战的惨败主要原因就在这里,这种兵力部署给了清军分割包围的机会。

但真正的原因是如此吗?对于大明这次出征志在必取,如果要对后金进行有效打击,成化年间的多次“犁庭扫穴”成功经验是不得不借鉴的。其实兵力部署这方面称不上有多大错误,毕竟主将杨镐虽不是军事天才,但以往带兵战绩还是不错的。

有关萨尔浒之战,有人替大明找出了无数种可以胜利的理由,但大多经不起推敲,或者说是理所当然。比如说很多人认为要合兵一处的,要坚壁清野等待的,要修碉堡推进等,那么打开地图看看本溪抚顺那一带到底长得什么样。

如果不分兵,十多万人的军队,沿着一条崎岖不堪的道路进军,队伍要拉多长?东北的气候是非常冷的,最低温度依然可以在零度以下。所以这一路走来,在时间上还是伏击风险上都是难以掌控的,这种情况下孤军包抄绝对是不靠谱的。

所以明军兵分几路,合围进击,让人数较少的敌人顾此失彼,看上去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是,历史的经验要借鉴却不能照搬,因为很多作战因素已经有了变化,包括敌人实力,己方实力,甚至是作战环境等。

萨尔浒之战败得那么惨,其实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报泄露,这才让满清抓住了战机。1615年前,努尔哈赤已经征服海西女真四部中的三部,唯有叶赫部尚未就范。野人女真实力最强的三部也被努尔哈赤吞并。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当时的女真战斗力,其实力远在以前的建州女真之上。

最重要的是明朝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即战争的战略目标和时机、地点都是错误的,其根源在于当时明朝行政机构的治理能力已经塌陷,对女真等边疆事务疏于管理,情报工作极其不力,错过了武装干预女真事务的最佳时机。

为何会出现这样错误的战略决策?本质上在于万历执政后期,明朝行政治理的水平已经相当低下,情报有限而无法制定出使女真各部互相平衡制约的策略。甚至到了1618年,明朝极有可能依旧认为努尔哈赤只不过是一个地方少数民族酋长而已。

因此,在进军前对敌方过于轻视,明朝才会针对羽翼已经丰满的后金,制定出一个早已不符合双方实力对比的“犁庭扫穴”这个战略目标。

更为愚蠢的是,明军出发前还派后金逃兵带书信给努尔哈赤,夸大其词地宣称明朝集结大军47万,并告知真实发兵日期,企图威吓努尔哈赤及后金上下。

努尔哈赤与明朝交往日久,自然深知其诈。这种蠢行非但没有吓住敌人,反而暴露了明军的作战部署,完全丧失了出敌不意的效果。于是努尔哈赤相机制订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集中兵力,利用内线优势进行各个击破。

努尔哈赤之有机会入关,首先也得助于明廷文武官僚不能和谐。如果仔细你会发现,努尔哈赤打的几场大战,无一例外不是大明有人泄密的嫌疑,就是有人充当内应,这才让其得手。甚至传言很多晋商替他们传递情报,才让满清在崛起之初,就能够屡屡击败大明。

其中嫌疑最大的就是名将李成梁之子李如柏,李如柏的父亲李成梁在辽东多年,和努尔哈赤之间,过从甚密。而李如柏从小生长在辽东,根本不可能犯那种迷路的低级错误。另外,他可是堂堂将门虎子,可为何甘愿自杀呢?

这也一直让世人不解,直到联系到晋商的所作所为传言,也许能缕出一点头绪。商人、后金、边将,三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严密的关系,利益的共同体。要是后金真灭了,那他们李家的罪证曝光,就要灭满门了。

早期对努尔哈赤的纵容,实际上就是在养寇自重。努尔哈赤甚至手握大量边将的把柄,足以要了他们的小命,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向其通报消息。如果明军杀到满清的老巢,罪证一旦公布于天下,他们的九族怕是都保不住了。

这也许就是李如柏为何宁可自杀,也要帮着努尔哈赤获胜的原因。所以说萨尔浒战役其实还未开战,明军可能就已经完全暴露在后金眼皮底下,军事作战部署已经完全被努尔哈赤掌控,明军才终遭此惨败!

上一篇: 原创这3个星座男,最会疼老婆,金牛男“模...

下一篇: 有人怀疑双11数据造假?马云:数据时代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