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宝:私人视角与凉山的“诗学地理”

时间:2019-11-03 17:27: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张富宝:私人视角与凉山的“诗学地理”

彝族诗人依乌最新诗集《我的

文=张富宝

似乎刚刚读完《一个土著的下午》,依乌的新诗集《我的》就已经“盛装”出版了,厚厚的一本,让人不能不佩服他惊人的创造力。历时3年,遍访了大小凉山的24个县市,依乌更相信自己的直击和感受,他饱含着对彝地的无限热爱与深情,以细腻而灵动的诗行深描与重构了自己的凉山和家园。我喜欢《我的》封面设计,用彝族崇尚的黑色,以毛笔体书写,既仿佛有我之为我的棱角个性,又仿佛有凉山的峭拔冷峻。

“创造力”意味着“生有”的能力,也意味着“说不”的能力,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正如哲学家阿甘本所说的那样,艺术要让人学会“沉思”,激发出“有所不为”的“潜能”,以“快乐生命”打破“历史连续体”,摆脱主权控制的生命状态。依乌的诗不仅能让人快乐,而且能让人学会沉思,激发另外的潜能。当然这种沉思不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追问,而是一种明心见性的诗意顿悟,它提供了另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视角。

其实在诗集《一个土著的下午》里,依乌并没有强化他作为“土著”的身份,反倒是在努力消解民族加诸己身的诸种阈限;而在《我的》里,他似乎更接近于一个原生的“土著”,一个充满热血和柔情的彝人,更加率性而自由。大学教师,诗人,编剧,导演,这些不同的面向,都是真实的依乌。

与诗人之前的作品相比,诗集《我的》具有更为鲜明的“在地性”与“私语化”特征,具有清新、幽静而天然的美学特质,它远离或规避了当代诗坛的那些大词套语与流行腔调,真正成为了一部凉山的“诗学地理”。

依乌的进入方式是亲和的、私密的和谦卑的,而不是疏离的、符号的和修辞的,他以一种微观在场的私人视角,深情地凝视和触碰着凉山的灵魂与肉身。也正是因为如此,依乌的这些诗主要是还原、发现和呈现,移情换景,生机勃勃,一如凉山的旺盛的粮食和茂密的植被一样,带着特别的生活滋味与泥土气息。

“我是凉山的,凉山是我的”。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整部作品的诗眼。这意味着,“凉山”与“我”不是分离对抗的关系,而是一体依存的共在,犹如亲人、情人与自己一样相拥相惜。这就与很多其他凉山的书写者拉开了距离,他们大多是外在的、游离的、旅游观光式的追摄与猎奇,一如高悬的航拍机一样,难以触及真实的大地。因此,当依乌反复申说“我的”的时候,他确实是“有点自私,有点贪,甚至欲说还休或者戛然而止”,他实际上是想展示出“我的”凉山更真实而丰富的内部景深,他发出的声音虽然可能是弱而小的,但它近乎于一种坚定决绝的宣告,以一种自豪睥睨的姿态,对关乎凉山的公共话语与集体修辞进行了对抗与反拨。

巴迪欧说:“诗歌是一种不妥协的练习。”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依乌的诗也是一种“不妥协的练习”。他的诗具有返璞归真的意味,“像一个婴儿/简单/干净”(《雷波》),在喧闹而芜杂的当代社会,这无疑是一种越来越稀缺的品质!

张富宝,1976年生于宁夏彭阳,现任教于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当代审美文化与宁夏文学研究,在《宁夏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学报》等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与文学评论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山花》《名作欣赏》《朔方》等。

依乌诗集《我的》精装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第1版

定价:68.00元(包邮)

购买签名本加作者微信:13060059780

上一篇: 阿令再见!众星同台热泪盈眶,愿肖战王一博...

下一篇: 火影忍者:每个忍术都有弱点!细数那些强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