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级干部辞官当老师呼吁从“应试教育”回到“完整的人的教育”

时间:2019-11-07 11:16: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厅级干部辞官当老师 呼吁从“应试教育”回到“完整的人的教育”

从教育研究到教育宣传,再到教育行政,张志勇在山东省教育领域已经工作了34个年头。近日,他辞去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一职,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厅级干部辞职去高校当老师,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首次以教授的身份出席活动,张志勇畅谈高中教育改革中的问题,提出高中教育必须要从同质化教育中走出来,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供给体系;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回到“完整的人的教育”。

“教育的全域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必须要以学校教育为中心重构教育体系。”张志勇说。

“总有一种声音在脑海中回荡:到一线去”

近日,一篇名为《离别》的告别信走红网络,媒体报道显示,此文的作者就是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志勇。

在近期举办的“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安宁论坛上,张志勇首次公开了自己的新身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此次赴京教书,他将自己比作从遥远的“乡下”远嫁京城的游子。

图片来自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

据主办方公开资料,张志勇198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专业。此后一直在山东省从事教育相关工作,曾先后担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山东教育科研》副主编。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副台长兼总编室主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等职务。

作为教育学者的张志勇也曾先后主持、承担“中国基础教育范式转型研究”等省部级重点课题8项,出版《情感教育论》、《义务教育教学和体系》、《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转型》等专著1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199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最初做教育研究到教育宣传,再到教育行政,张志勇在山东省教育领域工作了34年,“心中始终怀着做老师的梦想,这也是我当年选师范教育的目的。”张志勇说。

“我内心有一种挣扎,就是越来越难有更多的时间走进学校去享受教育的那份幸福,去聆听老师们成长的故事,去倾听孩子们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去和局长们坐下来琢磨、切磋破解教育难题的路径。这对我是一种痛苦和煎熬,内心时常有一个声音在脑海中回荡:到一线去、到一线去……”

“哪里是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到高校去当老师、到高校去做教育研究、到高校去做教育改革决策研究吧!”在这封名为“离别”的信里,张志勇袒露其辞官教书的初心。

首次以教授身份谈“高中教育必须从同质化中走出来”

张志勇任山东省教育厅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基础教育、教育考试招生、高校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分管省实验小学、省实验幼儿园等。对于教育工作有着颇深的见地。

此次受邀参加论坛,是张志勇首次以北师大教授的身份出席公开活动。他结合实际案例,从教育发展方位、培养体系、育人体系、评价体系、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阐释了自己对于新时代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心得体悟。

张志勇认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要求学校必须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普通高中将进入分层分类发展新阶段,而高中教育必须要从同质化教育中走出来。

张志勇在现场举例道,他曾经在山东省考试院指挥中心调出过一次考场视频,那是一次合格考补考,但发现刚开考学生们就在睡觉。张志勇认为,学生考试睡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高中生文化学业质量水平差距确实太大。

“对这些孩子怎么办?对他们的文化课教学是不是要降低难度?”

对此,张志勇在山东提出研究高中教育的“3个1/3现象”,即:我们的高中教育质量处于后三分之一的市怎么办?高中教育质量处于后三分之一的学校怎么办?高中质量处于后1/3的学生怎么培养?“想明白了这几个问题,你就明白高中必须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不能再搞同质化的模式。”张志勇说。

他提出,从育分到育人是有区别的,当我们回到育人的时候要想到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除了提供统一的课程之外,还要提供差别化的课程,整个教育资源配置要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要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供给体系。

从“应试教育”回到“完整的人的教育”

如何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张志勇认为,要寻找最优价值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内容。

而对于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他则提出要从工具价值回归本体价值,从知识本位走向育人为本。

图片来自博雅闻道考试与评价技术研究院

在张志勇看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从“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双基教学”属于应试教育,张志勇将它称为“无人教育”;“三维目标”,在无人与有人之间纠结,属于“半人教育”。而现在“我们要回到教育的中心,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张志勇强调。

什么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他认为就是核心素养的教育。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山东威海乳山农村学校,他看到一个小孩在美术课上画自己的家,“很多时候我们会从空间结构、画面透视,色彩的运用等美术技能和知识来评价这堂美术课。”张志勇说。

“什么叫回到人的完整教育的课程?艺术内容是社会化的。我问这个孩子,你的家画了几间房子?小孩回答两间,爸妈一间,他一间,这属于社会属性。”在被问及爷爷奶奶有时候会不会过来时,小孩又加了一间房,说要过来。张志勇说:“展开这个对话是基于技术教育,从知识技能上升到价值时,这就是核心素养的教育。”

此外,他还提出要建立综合实践育人体系。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失衡:一是人与人关系失衡;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这两个失衡都直接威胁到人的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不接触自然界了,不亲自去探索了。我们要强化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的关联,当学习和生活无关的时候,死记硬背就成为一种领会知识的方法。所以,当我们与要学的信息发生联系时,死记硬背就会变得没有必要了。”张志勇说。

张志勇认为,教育的全域化时代已经到来。何为教育的全域化?他解释道,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和社会、家庭、社区的边界被打破了,今天的教育是在四个轨道上跑的同一辆车。家庭教育,教育培训,学校教育,网络教育都在影响我们的孩子。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域教育时代了,但是不能否定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在全域教育时代,学校教育的围墙正在被推倒,学校的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知识传承的重心地位已经动摇了,让孩子掌握知识可以不需要学校了。

“我们的学校教育怎么办?教育的四个轨道如何并轨?我们必须要以学校教育为中心重构教育体系。”张志勇说。

文/吴单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

上一篇: 胡歌拒绝粉丝集资应援:作品行不行由我自己...

下一篇: 没有刘雯、何穗们的秀场让人遗憾,但她们告...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