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你在学习考试么?深度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了解一下

时间:2019-11-08 10:35: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你在学习考试么?深度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了解一下

你是否发现我们对学生的学习了解得远远不够,虚假学习和肤浅学习大量存在?你是否发现当前的课堂学习存在巨大的“学习错觉”和“学习陷阱”?你是否发现深度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一大刚需? 从今天开始,教育小新送上“走向深度学习”系列,快来围观。

配图来自网路

深度学习的机理分析

孟 敏

有专家这样定义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主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自主、内在学习动机、问题探究、长期、全身心投入、学习力。

如何让学习者达到上述要求?定义里的中心词是“学习力”,它不是模式,不是体制,不是方法,也不是小组合作,而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学习能力?

《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说:讲课的第一需要是准备。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准备,是引起一种对那些需要解释的、意外的、费解的、特殊的事物的知觉作用。当真正困惑的感觉控制思想时,思想就处于机警和探究的状态,因为刺激是内发的。问题的冲击和刺激,使心智尽其所能地进行思索和探寻。如果没有这种理智的热情,即使是最巧妙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奏效。

从这段话中,我看到唯有学习者自己“真正困惑”了,无论这一感觉是怎样出现的,此时学习者的“思想就处于机警和探究的状态”,而且这种思想状态是“内发的”。也就是说,只要学习者困惑——发现问题了,就会产生自主自发的内在学习动力。在“问题的冲击和刺激”下,学习者的心智会“尽其所能地进行思索和探寻”。这就使学习者能够保有长期、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分析到此,这种学习力是什么呢?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此,至少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深度学习与思维训练有关,它不仅是问题意识的思维训练,还应包括其他思维训练,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至于举步维艰,才能保有长期、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热情。

苏格拉底主张,“不要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要教给他们如何思考”。但他的学生柏拉图则倾向于“教会学生思考什么,而不是教给他们如何思考”。谁对谁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观点包含了思维能力的两个方面,即“如何思考”和“思考什么”。

杜威曾说:“要学习的不是思维,而是如何思维得好。总之,必须是在人们自己本来就有的自然思维能力基础之上产生的。我们思维训练的目的不是创造思维能力,而是让这种能力运用得当。”深度学习要从问题着手,让学习者产生困惑。然后是师生共同面对困惑,让困惑变成清晰而明确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使被动学习转化为学习者自发的主动学习。最后,教师要运用专业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冲击和刺激下保有长期、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热情,去寻找探索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感受自己的思维轨迹,学习如何思维得更好,学习如何把自己偶然出现的零散问题串联起来,学习如何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探索形成一连串的问题。

新课改强调的是让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进而明晰问题并提出问题,还要让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即把深度学习落实到每一个学习者身上,让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得某种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一种思维能力,一种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赤峰实验中学)

深度学习与学情分析的关联

陈 华

为了调动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教师应以个别化的学情分析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我以七年级下册《愚公移山》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学情分析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第一,了解学生真实认知与认知冲突的载体。执教《愚公移山》之前,我一直在思考问题到底是由谁来提出?有专家说:“来自学生的问题往往是真问题。” 通过与部分学生交流,我大致了解到学生对愚公的“移山”举动印象颇为深刻。于是,我围绕“移山”二字设计了预习单。

预习单如下:

《愚公移山》预习单

1. 愚公决心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如何看待“移山”这一行为?请在下面横线处写下理由。

移山之举真可谓( )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忙解决,请写下来。(至少写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学生在答第一、第二题时,能够顺利完成。特别是第一题,全班学生都知道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两山挡住去路,出入有困难所致。第二题,学生的回答则各有各的道理,观点也不同。统计发现,第二题中认为“移山真好”的有6人,认为“移山是壮举”的有4人,认为“移山很难”的有4人,认为“移山荒谬”的有5人,认为“移山很厉害”的有1人,认为“移山是迫不得已”的有1人。学生的观点虽然不一致,但有18名学生都认识到“移山是十分困难的”。

文章中表现移山难的词句有许多,学生各有各的见解。因此,“移山难在哪里”这一问题可以成为课堂上的基础性问题。课堂上只要教师给足时间,学生就可以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移山难的词语或句子。如果设计一次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交流互为补充,可以实现既品读了语言又对“移山难”的认识由表及里走向深入的目的。

在预习单的最后部分设置了开放式提问,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后把不懂的问题写在预习单上。此时,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搜集的问题进行统计、归类与分析,关注那些重复出现的问题,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把教学导向深度的问题。以《愚公移山》为例,我统计的结果是全班22人提出了98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学生反复提及的——“愚公为什么会选择移山,而不选择搬家”?

第二,建立在预习单基础上的学习单,使深度学习有章可循。以往教师做学情分析,把整班学生看作一个抽象的“人”,个别化的学情分析没有得到体现。过去教师总习惯在学习单上设计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基础性问题,后一个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来自学生。《愚公移山》学习单上,我设计的两个问题分别是:

1.许多同学认为移山是很难的事。你觉得“移山”到底难在哪些方面?(尝试独立完成,写下具体难处并在书上进行圈画,时间5分钟)

2.既然这么难,为什么不采取其他措施,而非要移山?愚公是不是很愚蠢?(团队共同完成,要以文章内容为依据,组内可以求同存异。如果有不同观点,请在发言时结合文章各自说明)

学生在预习时就已经想到移山难的问题,教师只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与倾听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问题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在讨论过程中,看到学生没有发现智叟给愚公的讽刺是一种阻力,没有发现移山工具十分简陋时,我有意将一名学生在预习单中提出的疑惑读了出来:“许多人同意愚公的做法,为什么偏偏智叟不同意呢?”用学生的问题去引导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纵观预习单中学生的质疑,其中“愚公为什么会选择移山,而不选择搬家”的质疑显然属于高阶思维。这样的问题往往适合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倾听各自的观点,丰富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应词句,证明应该“搬家”而非“移山”。也有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词句,证明作者写愚公移山并非想要说这件事,而是想借此事赞颂愚公的精神。

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是走向深度学习的前提。实现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要关注学生的困惑,从诸多困惑中选取一个或数个主要问题,促使学生在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火花。总之,深度学习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教师从实践研究中领悟精髓,不断推陈出新。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东海学校)

主编手记

走向深度学习的三个路径

褚清源

再次关注“深度学习”这个话题,是因为在做了大量课堂观察之后,我们发现浅表学习和假性学习依然大量存在,深度学习的具体路径尚未明确,基本样态尚未呈现。

课堂改革的重要拐点,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一定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是“有力量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必然要关注项目学习、单元学习、主题学习、综合学习,让学生完整地学、可见地学、深度地学。

有专家认为,深度学习包含学习动机的深度、学习内容的深度、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方法的深度、学习结果的深度。那么,如何走向深度学习?当前,我们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一是学习本身是需要学习的。学校里最需要建设的课程首先是“学习学课程”。学生并不是一坐在教室里就会学习的,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支架、思维工具等。这个课程的建设者不只是教师、校长、专家,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学生。学校里只有让学生首先学会学习,其他课程的学习才可能有效落地。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核心观点就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后来又增加了学会改变。

所以,课堂改革走进深水区,要从以学习者为中心走向以“学习”为中心,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才可能走向深度学习。

二是检索和规避假性学习、浅表性学习、重复性学习。有人说,课堂学习需要“打假”,学困生的假性学习,中等生的浅表性学习,优等生的重复性学习,都在阻碍着深度学习的发生。深度学习的深度是学生主体的深度,是自我的深度,因为没有人能替代另一个人的学习。但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学习状态,是否能更多地减少和规避假性学习、浅表性学习,决定着学习的效果。那么,如何规避假性学习、浅表性学习、重复性学习?教师可以从关注具体的学情开始,这里有四条路径:课前做学情调查、课中做学情观察、课尾做学情收集、课后做学生访谈。

三是走出“单向度”的深度学习观。通常人们理解深度学习时,会将其锁定在思维的深度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军提出了全视角深度学习观。他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整体的学习状态,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既是一个大脑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情感、意志、精神、兴趣等全面参与的过程。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深度学习不只是大脑参与的思维层面的学习,不只是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学习,还是动机、心灵、情感、态度、意志全面参与的心脑合一的学习。

走向深度学习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但首先需要走出误区、走出学习错觉、走出低层认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2019年11月06日第4版 版名:现代课堂

上一篇: 如何快速提升语文成绩?这个重点你绝对想不...

下一篇: 原创奥运名单浮出水面,刘国梁布局给出答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