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离开河南后,想喝一碗正宗胡辣汤,我该怎么办?(下)

时间:2019-11-12 10:11: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离开河南后,想喝一碗正宗胡辣汤,我该怎么办?(下)

有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只有在外河南人才能了解,想吃吃不到,想找找不见,这就是乡愁。只有出去了,你才能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儿。

家乡的胡辣汤,配菜是什么,香料几许,也许你并不知道,但你永远记得那口舌尖上的微微辛麻。

且看出去的人,他们是怎么历经万难,喝到一碗正宗胡辣汤的。

小米、初白|文

胡辣汤救活了好几个暖壶厂

曾经在网上见过河南人用暖瓶打胡辣汤的段子,我一直是不信的,直到一个朋友亲口给我讲述了她拎着两个暖壶去方中山排队的经历。

有一年,她的干妈在北京住院。老太太身体刚一恢复,就要求陪护的儿女满北京找胡辣汤。

奈何老太太嘴叼,没有一碗能打发五脏庙。

于是她那在郑州的干闺女——也就是我的同事,在清晨六点,拎着两只暖壶到顺河路打汤,然后跳上地铁直怼东站,赶在七点之前,把两只暖壶交给老太太的要去北京出差的侄子。

在深秋萧瑟的西风里,伴着曙光,两人传递圣火一样完成了交接仪式。

老太太并不是个例。

另一个在北京做生意的朋友也讲过类似的故事。

有一次,圈子里有人做东,组织老乡会,旨在联合在京豫商报团取暖。

也不知啥原因,酒过三巡,大家仍然兴致索然。正尴尬之时,几个年轻小伙子,每人拎着四个暖壶走了进来。

拔开瓶塞,胡辣汤的香味一下子钻进了所有人的鼻孔。两碗胡辣汤下肚,什么赵总、李总、张总,全都变成了赵哥李哥和张哥。

据说,那个圈子此后每次聚会,做东的都派人从河南拉一后备箱胡辣汤助兴。

当然,这还不是最任性的。

我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有钱人可以多任性。

有个答主说,他们小区有户人家,招保姆有个硬性条件:会开车。

那家男主人白手起家,有一个爱好雷打不动,早上要喝胡辣汤。

每天早上天不亮,保姆就开着车沿着机西高速奔向西华逍遥镇,买上一暖瓶胡辣汤运回郑州。

就是这么任性。

现在已经很少人使用暖壶了,就因为这帮胡辣汤重度爱好者,河南好几个暖壶厂夹缝里又活了过来。

胡辣汤毕竟肉汤打底,容易馊,也容易澥,即便没有变质,放凉了也难以入口。

想要保持胡辣汤的原汁原味,暖壶绝对是不二之法门。正常情况下使用国标的正规保温瓶,哪怕放上一天一夜,胡辣汤喝到嘴里还是热的。

外地人想喝上一碗胡辣汤,也唯有如此。

在外河南人喝到一碗正宗胡辣汤难于登天

有人被逼的成了水煎包大师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暖壶打汤的条件。

老乔说他前两天又去时代广场的河南人家了。那是天河区的核心地带,在岭南生活多年,老乔骨子里仍是河南人。

烧饼和胡辣汤是他最常点的。烧饼限量,晚了就没有了;胡辣汤为了迎合了广东人的口味,胡椒味少了,黏稠度也下降了。

老曹自己在家尝试做红薯粉条

饶是如此,聊胜于无。在汉江边的老曹大概也会这么想。

跟老曹聊天,他发来自己做的水煎包图片,那焦皮金黄酥脆,不输老家的感觉。美食记者出身的他对吃一直有着很高标准的要求。偌大的武汉,入了眼的河南馆子只有三家。

老曹自己做的水煎包

吃饱饭不想家。三百多公里外的曹老爹深谙此道,漏粉条、晒了黄花菜寄到武汉。曹不负所望,除了面粉购自超市,他愣是凭着自己的直觉做出了胡辣汤和水煎包,打算自己做粉条。

比老曹更狠的是周口人君瑞,重度胡辣汤爱好者。

随着家附近胡辣汤店的销声匿迹,彻底断了这位不喝不舒服斯基在沪上的活路。为了给自己续上命,君瑞一口气在网上下单数十款速食胡辣汤。

这些料包大多是粉粉,味道大差不差,里面混着可怜巴巴的面筋片和粉条段。

“做胡辣汤一定要红薯粉条才好吃,之前买了这边的米线,不好吃。牛肉一定要用咱们老家的黄牛肉,不能去买进口的肉,不好吃,带血腥味。”说起做胡辣汤的心得,他头头是道。

为了给粉粉加点料,君瑞亲自买了生黄牛肉,切成片,在电饭锅煲上一晚,木耳和粉条也都在头一天泡上,这样第二天早晨,就能直接做了。

丈母娘雪中送炭,从老家千里迢迢扛来一箱红薯粉条。

由于这个测评,家里胡辣汤的材料齐备,每次朋友们来做客,临走了,君瑞一定塞给他们几包自己买的速食胡辣汤。

君瑞测评

在众多的测评胡辣汤中,一种名叫郑知味的胡辣汤脱颖而出,不仅在方便度秒杀其他胡辣汤,味道也属中上流。君瑞兴奋地极力推荐我们试试。

凭啥偏偏胡辣汤走不出去

河南速食胡辣汤都应该学学螺蛳粉

看了君瑞的vlog之后,郑少峰仿佛与办公室的小姐姐们心有灵犀,寄过来一箱胡辣汤。

“哇,你看,真的有大块的肉料包啊!”小姐姐们很是惊讶,把一盒里的东西铺在桌子上,发现不仅有大包真空肉料包,粉条、木耳、香油竟然也有。

还真是头一次见这样的速食胡辣汤,偷偷摸摸用桐哥的全自动烧水壶上煮杯子用的小锅煮上一锅,结果,小伙伴们吃的把锅都刮干净了。

办公室吃播

为啥这么好喝啊,像外面卖的胡辣汤。

“你不知道吗,老郑以前就是开胡辣汤店的啊。”知情人士凑过来八卦。嗯?听起来有点意思。

一个开胡辣汤早餐店的老si儿,做出来的速食胡辣汤,竟然秒杀了市面上大部分速食粉粉,跻身中上游?

做出了市面上第一款还原店里胡辣汤味道的速食胡辣汤,这是郑少峰做了20年胡辣汤的一个结果。

2000年,在郑州东建材,小郑开起他人生中第一家胡辣汤小铺。

这一做就是9年,头天下午要准备好第二天的物料,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准备。这可不是谁都能坚持的活儿。

“按说早餐店挺能挣的啊,为啥不干了?”我问他。

“因为我儿子呗。”从小郑变成的老郑实话实说。

在胡辣汤界摸爬滚打了些年头,也积攒了一些资金。但长期以来早餐店的忙碌使老郑对上小学的儿子一直疏于管教。

于是,老郑把店停了,专心陪伴孩子成长,还带着儿子一家人徒步去了一趟北京。

即便人不在江湖,江湖里仍然有传说。2012年9月份,河南商报办了一个专题栏目,叫做创业梦工厂。老郑被邀请和方中山一起讲述胡辣汤。

在一个互动环节里,有观众向老郑提问:“在河南之外,都喝不到正宗的胡辣汤怎么办?”

这一下,把老郑问住了。节目结束之后,他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去某宝搜索胡辣汤,会得到均价十块到二十之间的各种速食胡辣汤粉。2012年是这样,2019即将跨入2020年,依旧还是这样。

反观柳州螺蛳粉,早已走出柳州,广西有些速食牌子完全还原真实螺蛳粉,但河南的胡辣汤依旧没有半点往前挪动的意思。

你说口味不同,胡辣汤的辣度不能被其他省份的人接受,那为啥螺蛳粉,酸辣粉,花甲粉,在全国各个地方开的如火如荼呢?

你说胡辣汤要熬高汤,要用牛肉,那螺蛳粉也要用螺蛳熬汤,酸笋什么的做起来也不简单。

老郑晚上翻来覆去地想,最终决定要做独一无二的胡辣汤粉粉界先驱,还原真实胡辣汤味儿。

不是多贵重的东西,但是最有人情味儿

在反复的摸索,实验中,他始终不得其法,从小个体商户转行食品工业,难度很大,为此老郑还去请教过高校食品专业的专家。

跟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胡辣汤其实完全不是一个靠理论支撑的领域,靠的全是味觉和经验。

老郑很清楚,研发胡辣汤的难度。光在香料的试验中,成功率基本上只有百分之三十。

胡辣汤的派别实在是太多了,想要做产品,走出去,首先要找到口味最容易被接受的一种。

想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老郑从自己最喜欢的北舞渡胡辣汤入手,不断调整口味,使之达到香与辣的最佳平衡。

这不是重点。

据老郑观察,河南速食胡辣汤粉只是一些简单味道的叠加,就算有肉酱包,也只是牛肉粉和牛油的结合。

老郑认为,其实手洗面筋才是胡辣汤的灵魂所在,而不是肉。

其实真实材料保存并不困难,市场上一直处于空白的原因是因为还原实体店味道很难。就像炒菜一样,胡辣汤并不是简单香料的叠加。

于是,当你拿到胡辣汤时,会发现里面有一大包牛肉和面筋。当然,这是后话。

就这样一直琢磨,过程一直持续到2016年,2016年整年,他没有上班,也没有收入,就在家忙活胡辣汤的事儿,一度靠妻子养家糊口。

年底,一个机会来了。老郑得知上海有个河南老乡会的活动,他马上表示,可以赞助自己做出来的速食胡辣汤。

没想到,当时的那款胡辣汤大受好评,河南老乡们喝了之后,纷纷表示这就是老家胡辣汤的味儿,爱的不能行,定了很多货。

有一位上海的商丘老乡这样跟老郑讲:“小郑,咱们河南给人家送礼,最有人情味的肯定是送河南特产,但是咱们那吧,特产做的种类太少,太无聊。以前都是送大枣,现在新郑都没枣树了,你说尴尬不尴尬。”

而胡辣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方便,快捷,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最重要的是家乡的人情味儿。

从开始到现在,郑知味胡辣汤在全国各地积累了不少客户,在外的老乡们经常会买上一两千块钱的胡辣汤,作为互赠的礼品。

自从办公室小姐姐尝了郑知味胡辣汤之后,觉得真是不赖,于是内部测评,给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豫记成员——媒体人们也寄去品尝。

我们行走多远,都逃不脱家乡味道的诱惑。九年前,一群在北京的河南籍媒体人,满大街去寻找河南的烩面、胡辣汤、开封包子和信阳炖菜,这群有乡愁的吃货,最终组建了国内首个以乡情为纽带的媒体人社群——豫记胡辣汤。

一群心怀家国天下的河南人,在各自供职的媒体上践行着铁肩担道义的新闻理想,并以豫记胡辣汤的名义相帮互助,抱团取暖。

大家一致反馈是很惊喜,咱们搞不搞?搞不搞?快搞吧!可怜可怜我们这些在外的流浪儿吧!这个价钱居然还有肉有菜有香油,要啥自行车啊!

收到货后,喜滋滋地晒图:

还有吃法的大讨论:

网友小王的成品

也有一些感动的瞬间:

回望来路,作为新媒体的豫记推出自己的豫记好物计划之前,什么样的河南好物可以使游子们锁住乡愁,寄情故乡,我们也一直在思考。

河南人已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在各行各业耕耘着自己的故事,也在默默树立着河南人的形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远离家乡的游子们最思念的是故乡的黄土香,最怀恋的就是家乡味道。

既让乡愁得以流动,也帮助家乡的父老卖货挣钱,我们保证以调查新闻的方式、用前职业记者的良知,深入田间地头寻找河南的风物代表,挖掘原产地的文化内涵,为货真价实的河南特产赋能。

这是豫记的初心,就像胡辣汤一样,包容,真挚,热烈。

我们的胡辣汤,跟别的速食胡辣汤有什么区别?

1. 传统工艺,复原北舞渡街上胡辣汤

2. 纯正红薯粉条、大块本地黄牛肉、手洗面筋,地道河南老家味儿

3. 操作便捷,手残也能做出好喝的胡辣汤

4. 所见即所得,不卖好看图片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了解拼团优惠。

(添加时请备注“胡辣汤拼团”)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

上一篇: 原创帕克球衣退役仪式!现场众星云集,圣城...

下一篇: 原创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人均达7...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