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家博物馆,有些内容之“狗血”,再好的编剧也会甘拜下风

时间:2019-11-15 14:42: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洛阳有家博物馆,有些内容之“狗血”,再好的编剧也会甘拜下风

上个月开馆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争议焦点主要在使用“夏都”二字是否合适。抛开这个话题不说,洛阳作为九朝古都(一说十三朝),拥有各类博物馆70个左右,所以洛阳又有博物馆之都的称呼。

其中有这么一个博物馆,位于洛阳路泽会馆东侧,2018年11月才开馆,馆藏文物都是纸质文物,因为开馆刚刚一年,估计当地人去的也很少。这家博物馆就是全国首座国有契约文书类文物专题博物馆: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藏品60000余件,精选陈列出来的契约文书2000多件,时间跨度从明洪武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些内容之“狗血”,估计现在的神剧编剧,头发掉完也写不出来。

比如这一份人契文书表明,一位孟姓主顾,因遭遇官司,到了过年的时候,竟然没钱给长工结算工钱。这不算什么,关键这位主顾的做法,竟然经人说合把他的三房小妾抵给长工。“原欠工资、今年工资全部两清。此外再无价干两年活”。看到这里,我是惊掉了下巴,旧中国女性地位之低,通过这一纸文书可见一斑。这样的剧情,相信许多编剧想不出来!而这诸如此类的人契,还有不少。

当然,这家契约文书博物馆的里,展览的内容很多很丰富,根据内容、种类、年代等大致分为族谱、婚书、官府文书、金兰谱、合同、科举试卷和夹带(小抄)、房田契等等。目前整个博物馆共有两层六个展厅,内容基本涵盖了明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基本展现了民间丰富的生活场景的,游客也可以根据内容脑补出当时人们生活的状态。

这幅展品内容密密麻麻,不看介绍,只看内容,根本不知为何物。原来,这是清朝书生参加科举考试时带的小抄,学名叫夹带,当时针对作弊的处罚很严厉,这么大一张小抄带到考场,也是难为这些学子了。

婚事文书部分展示的各个年代的结婚证书,看到这些年代感满满的史料,虽然历史烟尘已过,但散发出来的、满满的幸福感,还是充盈着昏暗冷清的展厅,图为一张建国初期郑州的结婚证。

还有这张红彤彤的奖状,伟人的面容和蔼可亲,整个奖状年代感十足,虽然是一张简单的纸片,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和见证。可以让后人透过内容想像当时的年代画面,也让一些从当年走过来的游客回忆自己曾经的青春。

还有这张文书,是明代永乐年间的一张失足女从良的官方执照,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许多事情并不是电视里演得那样,交上足够的钱就可以?没有官方的文书证明,有钱也不能任性呀!

一张纸片,寥寥数语,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如果你去洛阳,恰好又喜欢逛博物馆,不妨到这个新开的博物馆一趟,更好地透过纸面去打开一段历史的窗户。

图文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商用。更多原创旅游图文,欢迎关注:风景故事。

上一篇: 定向降准落地,央行还端上一碗“麻辣粉”,...

下一篇: 联想副总裁贾朝晖:联想5G电脑将在202...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