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乡村里懂得的,是我一生最宝贵的东西

时间:2019-11-16 17:08: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在乡村里懂得的,是我一生最宝贵的东西

冬日的乡村,一片静谧与繁忙,是收获也是萧瑟。人的一生,也终究是要跟老去的岁月碰杯,带着一段残缺的记忆,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感受着岁月柔软。

李河新丨文

乡村,那被岁月沉淀后的恬淡与宁静

回到扶贫的小村,竟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冬雨,不大不小,不紧不慢。

俗话说:“一层冬雨一层凉”。这段光景,雨水总是很勤,好像和土地有了约定,刚出牙的小麦已经等不及了。

村外的电线上少了鸽子的芳踪,已经听不到燕子的细语呢喃。光秃秃的田野地,除了几座孤坟,空旷辽远,寂寥孤独。

几只灰喜鹊以及不知名的鸟儿欢喜地在地里觅食,和母鸡们和谐相处。两只白色的牛儿在泥土里打滚,炫耀着强壮的身体。

起雾了,远观,时而悠扬如舞女的水袖,时而厚重如大团棉絮,时而轻薄如纱帐,时而又如瀑布飞溅。

近看,青青白菜、婷婷的萝卜、还有村落里红色的琉璃瓦,在初冬雾里时隐时现,伴着朝阳,雀跃出一幅流动的水彩画。

走进家家户户的院子,花生已经卖完了,玉米也已经进了城,熬成香喷喷的粥上了餐桌。葡萄也做成了甜香的美酒,成了女人的最爱。

老根哥房檐下,多嘴的麻雀站在燕子温暖的空泥巢上,看日落月升。徐大妈家的梅豆角爬满了老墙、缠满了围栏,像一群群顽皮的孩子,拥挤在一起,探出紫色的月牙。

老白家那颗枣树的最高处,还吊着两根即将枯干大丝瓜,张牙舞爪,荡着秋千。街道上,家家户户门前的菜园已失去了往日的峥嵘,香菜、菠菜、卷心菜成为一场初冬前最后的风景线。

阡陌的小路上,农人们相互奔忙着,把田地里的萝卜运回家。

相遇着,也会彼此寒暄:“老张,你家地肥呀!瞧这萝卜,清凌凌地。”

“白哥,你家的也好呀!看看这红薯,一块块红薯膀大腰圆,忙完家里喝几杯呀!"

尽管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心里还是期昐着能多往返几次,因为运的次数越多,说明收获的就越多。

别看这一颗颗白菜、一个个萝卜,它可养育着白村乡亲们,一家老小的开销全指望着收获的冬天。茶米油盐酱醋,婚丧嫁娶,还有孩子的学费。

冷风轻轻掠过,躺在车厢里萝卜经不住颠簸,在车上打了个滚,掉在地上,无人理会。

枯黄的玉米杆在田中规规矩矩地站立着,像待阅的士兵。田埂上的野草匍匐在地上,与佛参禅论道。

村里97岁的老人说,人活着心态一定要好

村里长寿老人吕秀荣拄着拐杖,来到大队部,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花白的头发很短,却很整齐。黑色的小布鞋,裹着小脚。

“早就想来大队部坐坐,透透气,喷喷话呢!”说话慢条斯理,薄扇大小手比划着,皮肤皱巴巴的,但很舒展。

“老奶奶,今年高寿?”我轻声细语地问道。

“97岁了,31年嫁到白村。47年的夏天,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举行鲁西南战役前,曾在程村看京剧,我和村里的白婶也去了。”

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思路比我还清晰。

她见我听的如痴如醉,又饶有兴趣地说“我这辈子最知足了,心态好,做积德事,多做善事,就有福报。钱呀!它是身外之物,只能在这辈子花,而福报呢?生生世世都可以用。“

“我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对我说:‘人行善积德,可以积攒福气和好运,并且会福泽子孙,庇佑后代。这不我到这个岁数,身体健健康康地,就是奶奶积攒的福气。’“

还有就是啥事儿也不生气,就觉得这日子特别顺心。”

我说是啊,不生气,做善事就是最大的赢家。原来我想这辈子活到七十就知足了,但见到老人后,我信心十足,感觉活到八十没问题。

吕奶奶前脚刚走,薛大娘儿子徐老三后脚来到大队部,他见到我亲切地说:“哥,忙什么呢?”说着他神秘从兜里掏出一个新手机。

“猜猜,这个手机多少钱?”“多少钱?”我问道。

他伸出两个脏糊糊指头小声说600元,我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

“哥,你下次买手机给我说,我把贫困证和身份证给你,买手机可便宜。”他善意笑着。

庞书记在旁边鼓励他说,趁年轻好好挣钱,早点娶个媳妇,那样你妈也不用操心了。他说,庞书记你给我介绍个媳妇吧!我们几个人开心大笑起来。

“我妈有时可像个孩子。”他又嘟嘟囔囔地说到,“那天我去程村早市赶集买了鸡,到家后给妈说中午炖鸡吃吧!我妈说不吃不吃,养起来下蛋。”

正在整理贫困户信息对照采集表郭姐说,你做得对,你妈养一大家人不容易,以后好好孝顺你妈。 走出大队部,陈大妈的母鸡在院前木栅栏里大地叫了起来,在向主人炫耀着自己的功绩。

两只大白鹅相互依偎着,见到人就摇头晃脑地跑过来,嘴里充满了欢愉的笑声。

行在这纷繁世间,感受每一片落叶的温度

“孩子,下地了?"白菜地的尽头有人喊我呢!走近一看,原来是78岁的李新学大爷。

见到我,大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孩呀!好久没见了,想你呀!一边问候一边把板凳递给我。 对旁边忙碌的徐大娘说:“这是咱村的工作队老李,夏天帮我们收麦呢!”

“大娘,应该做的。”我竟然有些不好意思。

望着李大爷,头发花白,秋收后脸晒的黑红,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 “大爷,身体还好吗?”我关切地问道。“前段时间有点咳嗽,近几天好多了,有机会去家里吃捞面条呀!”大叔搂着我的肩和蔼可亲地说道。

离别时大娘非让我捎带点小白菜。走进村南头国立哥家,家里玉米棒子编织成一串串,挂在屋檐下,树梢上,或者堆放在走廊下,摊开晾晒。

他说等到冬天,闲下来,把玉米粒一个个剥下,装到麻袋里,一部分拉到集市卖掉,一些去磨坊黁成面面。留下一点爆玉米花,春节城里的外孙们回来,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美食了。

整个村子裹在亮黄的阳光里,几近斑澜。

每隔几户人家,就会有一两棵柿子树。树并不太高,看起来叶片也不饱满,是因为柿子占领了它的枝桠,让它们不得不低下头来。

有的红透了,跌落下来,流了汁水在地上,招蜂引蝶;有的却又顽强地挂在树巅,仰望它时,你会想,也许下一秒它就会落在你的头上,但是,毕竟没有;还有黄的,半红的,一个个躲在叶子里,却因为姿容难掩,还是会被认出来。涩涩的滋味盈满口腔,那些柿子就像是在向我招手。

中午乡村的空气是静止的,一切都安静,恬淡。去程村买菜,回村路上遇到了傻女人,

她一路小跑跟到大部队,不知道从哪里拿个苹果让我吃,我说快回家吧!她看我一眼,头也不抬的回家了。

到了一定年龄就会知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83岁的蒋玉荣大妈骑着三轮车走亲戚回来,辛苦一辈子的头发已经花白。

大妈可是个开朗的人,见人有说有笑,眼里满是慈祥。

记得春节前去家里慰问,她和大叔还在包饺子,有说有笑的,可转眼间,厚实淳朴善论大叔去了天堂,留在了祖祖辈辈的耕耘的土地上。

大妈一下苍老了很多,谈起老伴竟然如同孩子般的哭了起来。

她说:到了一定年龄,你就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事都是小事。记得刚来村的时候,听见有人去世了,总是唉声叹气,时间久了感觉到生老病死成为正常标配。

现在听闻某个老人身体有恙或是某个老人去世的事情,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

我不知道天堂如何,若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美好,该是多么皆大欢喜的事。

人的一生,有时就如同四季,春夏秋冬,中年如秋。

已过中年的我,扶贫的日日夜夜里,不再年轻狂妄不羁,不再为得失斤斤计较,不再为名利之争处心积虑。

人生就像这乡村之静美,内心所拥有的除了从容,就是淡定了。我想,这或许就是心态的一种成长,确切地说,更是一种历练后的成熟与豁达吧。

脱贫的日子越来越近,春奇、增发、天晓、占营…这都是我贫困户好兄弟。

在乡村里让我懂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心珍惜的东西。

人活着,从青春完美无瑕,到脸上渐渐写满了沧桑,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拼尽全力却还是一贫如洗,同是一样的人,人生的际遇却参差不齐,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其实,人活着,世间事情相辅相成,有得必有失,只能说苦乐自知!

只要怀揣美好,对生活多些知足,多些感恩,多些珍惜,用阳光般的热情与心态,面对世事所有,淡看花开花谢,任时光飞逝,四季轮转,只要做到凡是问心无愧,让一切风轻云淡,守好自己做人的本分,便是最大的安暖!

忙忙碌碌,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太阳的脚步在老人的烟的燃烧中,矮缓地挪动着,挪向了西南的天边的树枝。

夜色降临了,柴草里的狗不情愿地起身,抖落了身上的柴草相互告别了,小卖部闲谈的老人早就不知何时消失了。

白日里能发出叫声的一切动物都闭了嘴。

夜幕拉开了。在岁月的深秋,希望每个日子都充满阳光,因为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温暖,温暖就是爱的天堂。岁月荏苒,终于明白,我学会了的善良和宽容,那么应该感谢我的扶贫的乡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李河新,笔名:月亮之上。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新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平顶山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现在平顶山市卫生系统工作。发表诗歌、散文6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沙漠中的那条河》荣获东坡文学奖。2018年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西行漫记》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上一篇: 金融检察微课堂|专家荐股包赚不赔?天上掉...

下一篇: “香光馨远——董其昌书风展”开展展出近百...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