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胜国他们却被遗忘几十年,一战中苦难的中国劳工

时间:2019-11-18 23:12: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作为战胜国他们却被遗忘几十年,一战中苦难的中国劳工

一战爆发后人力紧缺的协约国于1916年开始向中国招募劳工,战争期间先后为协约国所雇的中国劳工约共有140000人,其中96000人隶属英军中国劳工旅,40000人则归法军指挥,另有数百名学生充当翻译。

1918年春季在法国特内尔(Teneur),和英国人一起拆损坏的马克4型坦克的零件备用。

中国劳工主要负责为搬运货物等作业提供劳力,还被安排去清理尸体和排雷。战况激烈时他们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前线搬运货物、挖掘战壕、铺设铁路、维修坦克,甚至拆除未爆炸的炸弹地雷。

1917年在法国布洛涅(Boulogne)堆放袋装玉米的中国劳工。

1918年12月8日,在法国布朗库尔(Brancourt)的一个英军军官和三个中国劳工在大量炮弹间的合影。

1917年8月12日在法国布洛涅(Boulogne),中国劳工在英国军官监督下将袋装燕麦装上卡车。

1917年8月,在法国布洛涅(Boulogne)车站向开往前线的火车装载9.2英寸炮弹的中国劳工。

虽然中国劳工勤勤恳恳的在欧洲为协约国工作,但是他们的待遇却是非常不公的,他们被上层被视为廉价劳动力甚至是苦力,不仅待脏活累活危险活全是他们去做,而且待遇极差。繁重的工作之后中国劳工们经常因饮食不佳以及强烈的潮湿和寒冷而生病,英国士兵亚瑟·斯坦利·布洛克(Arthur Stanley Bullock 1899年-1988年)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战争之间的格洛斯特郡:回忆录》(《Gloucestershire Between the Wars: A Memoir》)上记录了中国劳工们的艰苦条件。期间英国工会还拒绝中国劳工踏上英国本土,最后授予的英国战争勋章都被换成铜质。好在很多基层士兵没有这样,他们甚至结下了友谊,比如布洛克就在回忆录中写道曾被中国劳工约去北京喝茶,不过并未成行罢了。

1918年6月,中国表演者在法国埃塔普斯(Etaples)的露天剧院招待中国劳工和英军,中间被隔开。

一战前线清洗坦克的中国劳工。

1918年1月21日,中国劳工在锯木厂工作。

1917年7月,中国劳工和英国人一起在法国凯斯特的木材厂工作。

在一战前线勤勤恳恳工作的中国劳工因为各种原因有大约两万人去世,他们大多留在了遥远的欧洲,一战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他们却被遗忘了几十年,直到2002年才被人们一点点记起,他们也曾为一战做出贡献。

在法国滨海诺伊勒斯(Noyelles)的中国劳工墓地入口。

最后一个中国劳工朱贵生于2002年3月以106岁高龄逝世。

在法国滨海诺伊勒斯(Noyelles)的中国劳工墓地。

在法国阿斯克公共墓地的(Ascq Communal Cemetery)中国劳工墓地。

1919年,亚瑟·斯坦利·布洛克(Arthur Stanley Bullock 1899年-1988年)绘画的中国劳工画像。战后,中国劳工继续被留下来埋葬死者、打扫战场,甚至帮助英法进行战后重建。只有约5,000至7,000人留在法国,形成了后来的巴黎华人社区的核心,1919年9月,中国劳工在完成任务后开始启程回国,直到1920年才得以完成。此后,这些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悲壮身影,基本上被历史遗忘。

中国劳工们亲眼目睹了欧洲的生活远非理想,回国后甚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法国和劳工组织合作的中国知识分子就包括作家林语堂。

中国劳工和英国军官的合影。

上一篇: 原创5G双翼掀起的半导体飓风

下一篇: 河南最美高铁站,深秋初冬最漂亮,不远处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