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揭开《红楼梦》薛宝钗的真面目,觉得她比林黛玉更好的,都被骗了

时间:2019-11-22 20:39: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揭开《红楼梦》薛宝钗的真面目,觉得她比林黛玉更好的,都被骗了

从《红楼梦》面世,林黛玉和薛宝钗之争也持续争论了数百年,双方各自都有无数支持者。

很多人喜欢和欣赏宝钗,就是她的“知世故而不世故”,视为完美的妻子人选。

然而,宝钗这个人,骨子里有种近乎狷介的洁癖。这一点上,宝钗和黛玉非常相似。但黛玉有个属于诗人或艺术家的灵魂,能够我行我素地进行心灵独白,并通过诉诸美学的方式,完成与自我的和解。而这在宝钗看来,未免过于刻奇了。

山中高士晶莹雪,生来就是要冷眼旁观这个世界的,岂有反被这个世界围观的道理。

世外仙姝寂寞林,视世人眼光如梦幻泡影,一意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又是另一种境界。谁高谁下,原也难言。

宝钗自出生起,就要以“冷香丸”压制胎中带来的热毒,实是逆天而行,所以宝钗不得不“时时勤拂拭“”,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既不容自己失去片刻理智,又不容旁人窥见半点心思。看似长袖善舞,实则遗世独立。

因此,作为情人,宝钗的讨喜程度,是肯定不如各种小性儿的黛玉的,而是属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那类人,正应了贾宝玉那句:「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她身上」,或许也就是作者曹雪芹曹公的潜意识,观其容心中艳羡,品其性见而却步了。

如黛玉,湘云,妙玉诸人,皆以宝钗为知己,但宝钗却绝不容自己以任何人为情感寄托的。

所以宝钗最贴身的侍女莺儿,到处扬言“金玉良缘”一事,宝钗明明心中不喜,却也只能听之任之;因为莺儿对宝钗只是个难以交心的外人,不能如黛玉对紫鹃一般推诚相信。

宝钗与莺儿

以宝钗之端严自持,而莺儿竟至与贾环乃至婆子口角。虽说君不密则失臣,然过犹不及,宝钗为人太过周密,也就无法令莺儿与她同心了。

莺儿如此,何况他人?

如格局浅陋,智识平庸的夏金桂之流,以宝钗之能,若肯略加诱导,通过心理暗示、情感操纵,使得“呆霸王”薛蟠使出“中山狼”孙绍祖的手段,把夏金桂整治得服服帖帖,又是什么难事了?

毕竟薛蟠并不是一个怜香惜玉的男人,从前不惜闹出人命抢到手的香菱,也可以视若草芥。以夏金桂那为人,就算有十分的容色,要让薛蟠跟她翻脸,也不是太难的事情,除非薛蟠是个天生受虐狂。

然而,宝钗何至于对夏金桂无可奈何,自己反倒退避三舍,让如此陋妇反客为主,连带母亲薛姨妈也跟着受气?

说白了,不过是宝钗固然有一千个理由,有一万种方式弄死夏金桂,可是如此高冷而玲珑剔透的女神,却不愿当真放下身段,去处心积虑地算计夏金桂,去做她根本不屑做的脏活儿。所以,香菱,只好对不起了。

挟泰山而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相比之下,黛玉虽然在涉及贾宝玉的问题上,很大程度上是个“恋爱脑”,因此被许多人认为,完全不适合成为一个如贾府这般大家族的当家主事者,

但只要在不涉及贾宝玉,她的处事情商和潜在的管理才能,同样一向很高,绝不会亚于人人面上称赞的宝钗。

林妹妹生平清高自许,向来是不关心俗务的,却对贾府财政困境洞若观火。这是黛玉的大局观。

贾府给小姐们自由支配的钱是不太多的。邢岫烟就表示不太够使,被邢夫人克扣了一半后,窘迫到去当铺当棉袄。而黛玉呢,用这每个月二两的小钱,把潇湘馆布置得优雅而充满书卷气,还可以随手给婆子打赏几百钱,探亲回家还能给上上下下带小礼物。这是黛玉的理财能力。

黛玉最厉害的,是她的御下之道。以恩信厚结紫鹃,使得并非自己嫡系的紫鹃乐为之效死,甚至可以为了黛玉的利益主动犯险。对比莺儿之于宝钗,平儿之于凤姐,明显高出一筹,更不是要探春自己开口才出面护主的侍书可比。

黛玉与紫鹃

当然,黛玉这一生短暂花季,并没有足够的平台证明自己的才能。毕竟管一个人和管一家人不一样,看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不一样。但贾母看好她,偏宠她,绝不仅仅因为对嫡亲外孙女的私心。

可惜,比起宝钗,黛玉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一个基本健康的身体

这点致命伤也最终决定了唯一靠山贾母靠不住的时候,她注定爱情悲剧,鸳盟难谐,贾府其他所有人,哪怕仅仅因为“贾家下一代延续”这个最庸俗的理由,也只会在第一时间便将她排斥于“宝二奶奶”的人选之外。其实,这也是林黛玉唯一输给薛宝钗之处,没有一个好身体。

和《红楼梦》同为“古典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中,徐庶评价刘表:「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宝钗也是如此,当然她与其说是刘景升,不如说更像贾诩贾文和,过于爱惜羽毛,缺少一点担当,擅谋身而不擅谋国谋家,因此,对主公而言,此等人绝顶聪明,却不可过分重用。

相比之下,郭嘉抱病跟随曹操北征,灭乌桓,扫二袁,为助主公大业,可以不惜豁出性命的担当,才能令言听计从,推为知己,欲托付后事。

无怪秉承“拥刘反曹”的作者罗贯中,也会用如此诗句赞叹郭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

其后更有诸葛孔明,同样为茅庐三顾之情,白帝托孤之义,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什么是国士,什么叫国士无双,士为知己者死,郭嘉如是,孔明如是,而贾诩,纵然被吹嘘为“三国第一聪明人”,可惜他不是。纵然智计冠世,官居太尉,名列三公,以寒族出身算得“光宗耀祖”,依旧不配国士二字,为孙权所笑。

治国如此,治家亦如是。如果只想得到一个“夫妻本是同林鸟”的妻子,为自己主持中馈,接人待物,如沐春风,薛宝钗或许是个好人选,就勿怪她平素不肯交心,难为知己,更“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而林黛玉,那是真正可以两情相许,托付全部的知己,这样的人生伴侣,又岂是万中无一?

(本文大部分内容,为【最后的浪人/韩丁】 原创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重新整理发布)

上一篇: 铅笔道融资榜11.22|这家在线房地产交...

下一篇: PSN港服本周推荐:黑色星期五限时优惠+...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