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儿童有什么表现

时间:2023-02-22 20:15: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不能与其他人建立一个正常的联系,有的孤独症患儿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表现出这一特征,例如从小不与父母亲近,也不喜欢让人抱,如果当有人要抱起他时,不会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会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而当别人找他玩时通常会躲避,对呼唤不作反应,总是喜欢自己一个单独玩。
 

 
有部分孤独症患儿虽然不拒绝接触别人,但是不会和小朋友进行交往,意思是缺乏社会交往技巧,例如找其他小朋友玩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者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无接触人的目的和内容。他们不关心周围的事,只按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似乎与自己无关,很难引起他的注意和兴趣,两眼的目光经常变化,很难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这也是家长就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愿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你我他不分。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约75%的孤独症儿童智力低下,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部分智力低下的孤独症儿童在音乐、绘画、计算、识字、机械记忆等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呈现孤岛智力现象,令人不可思议。象4岁的涛涛特别喜欢认字和写字,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该病多在3岁内起病。多数病儿早期症状在婴幼儿期就已出现,至1—2岁症状明显,可出现语言功能退化停滞,表现典型孤独症症状,也就是Kanner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由于父母缺乏婴儿心理行为发育的知识及缺乏对儿童孤独症的了解,使得孤独症不易早期发现且发病年龄难以确切估计,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不用急,“贵人语迟”;孩子不缠人,从小好带;孩子孤僻不合群,是独生子女的特点等等,延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上一篇: 神经衰弱的自我调理

下一篇: 儿童孤独症能治疗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