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琪的鸡汤,我听够了!

时间:2019-10-30 22:27: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李佳琪的鸡汤,我听够了!

————

FOREWORD

朋友说:“李佳琪又上热搜了。”

“啥热搜?”

“李佳琪敬业,热搜霸榜两天了。”

“好吧。”

我没有多大兴趣,睡前我躺在床上,点开微信公众号,发现公众号又出了关于李佳琪的推文。

标题无外乎是——

“以为钱很好赚,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误。”

“没钱没势没背景,他凭什么这么火。”

“要怎么努力,才能不被替代。”

老实说,李佳琪这碗鸡汤,从去年年末他爆红开始,我就一直听到了现在。

“他全年无休、是世界纪录涂口红的保持者。月入七位数,一场直播销售额上亿元。”

“他坚持每一支口红都上嘴试色,让大家看到涂在嘴上的效果,嘴巴试到没感觉,也不敷衍粉丝。为了保护嘴唇,他只要不吃饭的时候就会涂厚厚的唇膏,放弃吃过辣的食物、喝白酒。”

“时时在线,365天直播389次,长期说话让他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一复发就呼吸困难。”

“粉丝劝李佳琪用胳膊试色,但李佳琪要求为粉丝提供最周到的服务:一定要试到我的嘴巴上,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你没有必要去因为我的工作而可怜我。”

“做直播三年,没有私人生活,没有睡觉时间,没有朋友,屏幕背后的他,是个孤独的工作机器。”

“你必须付出很多,才能得到更多。”

老实说,李佳琪确实非常敬业,而且充满正能量。

毕竟他让现在的青年深刻反省了自己——因为自己懒,不够努力,才没有别人那么优秀,才像现在这样碌碌无为。

看到了吗,大家看到李佳琪,又间歇性地踌躇满志了。

ONE

我为什么对“李佳琪努力、敬业”之类的内容无感。

因为他们忽视了“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又称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一般在“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日常表达中,涉及幸存者偏差。

什么意思?在直播卖货行业,李佳琪确实脱颖而出,但是在这个行业,除了李佳琪还有很多日夜奋战努力的人,他们没有获得成功,但是没有人关注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这就是“死人不会说话”。

“幸存者偏差”也适用于金融和商业领域。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被视为“传奇”,它们的做法被争相效仿。而其实有些也许只是因为偶然原因幸存下来了而已。

无疑,李佳琪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有专业技能、遇到了行业风口、有颜值优势、又努力上进。但是一昧地追捧他“废寝忘食”、“三年没有个人生活”的努力标准,是一种忽略其他成功要素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由于这种“幸存者偏差”,人们就很容易认为:你没有成功,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这种结论,否定了所有没有成功的人的努力,也造成了对成功标准的偏狭理解。

成功从来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

我们经常会有一种“不如人”的感觉——

看到同学去了一流学校读研,而自己的工作生活都一团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看到同事的新项目做得很好,而自己的业绩平平,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看到朋友事业爱情双丰收,而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

好像我们羡慕的人的人生,才是成功的标准。

而成功的方式,我们也会从他们的经历中试图找到标准答案——

有可能是先天优势:长得比较好看,家里的条件比较好……

有可能是自身原因:学习努力有方法,工作尽心尽力……

于是你仿佛知道了成功的秘诀,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奋斗。看到李佳琪这么努力,你觉得自己不能松懈了——早上不能睡懒觉,不能老是出去玩,周末也要努力,最好夙兴夜寐,茶饭不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看吧,他们又开始按照别人的标准开始努力了。

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呢?

不会很久,因为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事情好像并没有达到预期,然后开始怀疑这种努力的意义——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平淡才是真,开心最重要”不是也很好吗?

你会陷入自我怀疑中,是因为你始终在以别人的标准生活,而从来没有真正正视自己的心态。

自己的心态只有自己了解,也只能自己去控制。没有了解好自己对于生活的定义和追求的目标,盲目地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是没有自信和对自己定位不清晰的表现。

有自信的人,有自己生活和努力的标准,他们会把心思和精力投注在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追求的目标上,而不是永远都在“对照别人”。

TWO

李佳琪年入千万,仿佛是成功人生的范本。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贫困潦倒,那么他一定是失败的吗?

《月亮与六便士》的人物原型——保罗·高更1873年开始学画,10几年后决定放弃自己的得体的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抛下妻子儿女独自前往巴黎,大家都以为——他和女人私奔了。

作者受他妻子之拖去巴黎找他,在“昏暗不堪、污浊的气味扑鼻”的旅馆中,他见到了斯特里克兰(原型是保罗·高更)——

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诺福克夹克,胡子拉碴,好多天没刮。我上次见他,他整洁一新,可看上去并不自在,现在他这般邋遢,却神态自若。

“谁都会认为,你是个十足的蠢货。”

“随他们怎么说。”

“所有的人都讨厌你、鄙视你,你也无所谓吗?”

“无所谓。”

“我怀疑,假如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反对自己,他还能不能心安理得?你真的就无动于衷?是人都有良知,早晚你会后悔的,即使你的妻子死了,你也不后悔?”

斯特里克兰没有回答。

“你有什么想说的?”

“我只想说一句:你是个十足的蠢货。”

——你是一个十足的蠢货,斯特里克兰这样回答。

在斯特里克兰的心中,他对自己的生活认识清晰,他的成功标准是——有生之年都用来画画,即使没有财富、没有荣誉。

李佳琪赚得这么多,是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他?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

现在就让你和你羡慕的对象灵魂互换,你愿意吗?

有的人会回答:我愿意,有钱又有颜,肯定很幸福!

有的人会回答:我不愿意,虽然我羡慕TA,但我还是想做我自己。

有的人追求“六便士”,有的人追求“月亮”。

没有对错,成功根本没有标准。

THREE

有人说,难道学习李佳琪的努力也是错的吗?

努力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贩卖“努力焦虑”。当我们过分强调努力的意义,努力好像就变成了行为本身的目的,看一会电视、看一场电影,好像都成了“不努力罪名”。

努力上进,独立强大自然是好,但是疲倦和脆弱也没有错。人不必活得像一支队伍,一个人只要活得像一个人就好了。

每个人对于生活,都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有人用10年时间在职场摸爬滚打。

有人用10年时间在偏远地区支教。

有人用10年时间骑着摩托自驾游。

追求不同,各自精彩。

不要看到别人功成名就就怀疑自己,你的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精彩。

你可以像李佳琪一样疯狂工作,也可以每天早上起床,花半个小时给自己做一份精致的早餐;每天晚上下班,绕一段路去另一条街买一束花回家;周末的时候,睡一个饱觉,抱着肥肥的猫,看一本与工作和专业技能无关的书。

你有自己努力的计划,就不需要时刻焦虑。

别人的人生可以给你启发,但是心中有自己生活标准的人,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想要什么,以及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强大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用人生赢家人前的光鲜来激励自己,或者用他们背后的辛酸苦楚来安慰自己,而是坚持自己努力和生活的方式。

不要在努力焦虑中,活成另一个人。

晚安。

点在看:用自己的步伐前进就好

上一篇: 中国幸福投资(08116):独立调查员已...

下一篇: 浪漫、优雅满分的新娘美甲款式推荐!10款...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