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趵突泉的“突”字少一点,大明湖的“明”字多一横呢?
时间:2020-01-09 16:00: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关于趵突泉的“突”字少一点,大明湖的“明”字多一横的解读,济南民间通常是关联在一起的,最流行的说法是:趵突泉三股水的流势太大,把那一点给冲走了,然后流到大明湖里,所以“明”字就多出了一横……
突
写“突”字少一点的人叫胡缵宗,曾做过明朝的山东巡抚。不要看到是巡抚就以为他只是个当官的,他还是正宗的文人,诗、书皆佳,出身于书香世家,22岁就中了举人,后中进士,是正德年间的三甲第一名(传胪)。
事实上像宝盖头不加那一点,在各种石刻中太常见了。譬如泰山石刻中,“流水”的“流”,上头也是不加那一点。这是书法家的风流,古代有个词,叫“文不加点”,故而有的写“文”字,上面没点,来赞扬一个人才思敏捷。
明
细心的人已发现了,这个“眀”字是直接可以用电脑打出来的。为什么这样?错别字居然还能用电脑打出来?所以说,这个“眀”字本身就不是错别字,它是异体字,同一个字的另外一种写法。
“眀”这个字汉代就有了,这里只不过是为了书法的美感,特意加了一笔。这么做的不光是清代的书法家,其他朝代的书法作品中,也多有“眀”这个写法。
如果再翻看一下康熙字典就更明确了。“明”字在古代有二个异体字,分别是:朙、眀。囧月组成的“朙”字,是小篆的写法。囧是“窗牖之明亮”的意思,窗户外透射进来的光亮。目月组成的“眀”字是“目徹为明”的意思,常用于形容目光的明亮。
书写“大明湖”三个字的,是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于书佃。而正是康乾时期,文字狱确实很紧张,所以,也有可能是于书佃,本来可以写“明”的,也都写成“眀”,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即便不是清代,许多字刻中也是有“眀”的。譬如现代书法家武中奇写的“明太祖之墓”:
康熙字典上还备注:目明与明暗之明意同。就是说“眀”和“明”的意思是完全相的。而且,“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汉朝之前只有“明”字,汉朝之前开始出现“眀”字。
原来“大明湖”、“大眀湖”甚至“大朙湖”,都是正确的。
摄影:照相的老King、斩云剑、捕鱼达人007、王琴、董点摄影、何延海
作者:靖平永嘉
文字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