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广东党员10个镜头:他穿6小时纸尿裤,她赴武汉瞒父母

时间:2020-01-30 22:58: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战疫一线广东党员10个镜头:他穿6小时纸尿裤,她赴武汉瞒父母

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这句话今天刷屏了。

1月29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将新年到现在值班的感染科一线医生进行换岗,换成共产党员医生到一线工作,派驻到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支援武汉,这都是事先不打招呼,直接派遣。“我不会给你有任何的讨价还价的,因为我自己也上去。”

“战疫”已经打响!

医生、护士、疾控中心研究员、食品药品监督站工作人员……

在与疫病战斗的前线,广东各地也有一群人冲锋在前。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党员。

他们中,有的已驰援武汉,有的坚守在广东各地防疫一线。

让我们按下快门,用十个镜头定格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镜头一|

“这次来武汉支援,没敢告诉父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护士朱海秀生于1997年,今年才23岁,是此次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里最小的成员。工作虽然仅半年,但已经历过多次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专业技能扎实,可以独立处理突发情况,完成护理工作。

朱海秀。

此次驰援武汉,她没敢告诉父母。她在病区日记中写下:

“说实话,其实我也怕啊,也怕死啊!还没看够祖国的大好山河,还未实现带父母旅行的诺言。

但于国家,我是名党员,要勇敢,敢奉献。于医护人员身份,救护病人是我的职责。”

|镜头二|

穿纸尿裤熬过6小时,因未能挽回患者生命自责内疚

“突然,护士通知一名危重患者心率已减慢至40次/分,伴有氧饱和度下降,立即和其他支援及留守医生疾奔至患者床前,给与急救药物和急救措施,虽尽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患者生命,自责、内疚在涌在心头。未及片刻,又再次去接收和处理其他危重患者。

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纸尿裤终于艰难熬过6小时,和前来接班的同事详细交完班,脱下防护服,托着疲惫身体回到宾馆,已近下午4点。”

这是南方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国栋的日记内容,他是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第一个进入武汉汉口医院病房支援的医生,正在对接支援汉口医院二病区(原呼吸病房)。

胡国栋。

胡国栋医生(左一)准备深入武汉汉口医院病区。

|镜头三|

孩子一句“妈妈要加油”,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要确保一日一清洁,做到‘活禽零存栏’……”1月28日下午,在木棆综合农贸市场,东莞市常平食品药品监督站副站长袁满与同事分组对活禽、家畜、水产品档口进行检查。

春节期间,袁满甚少陪伴家人,更多是在一线进行检查工作,确保农贸市场食品安全。

工作中的袁满。

袁满说,在这特殊的时期,家人的支持也给了她源源不断动力。小孩看我每天穿着制服出去,都会跟我说,‘妈妈要加油,早点回来’。”

|镜头四|

换好衣服洗过澡,才敢抱抱孩子”

1月27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分离出广东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这一重大成果的背后,是一个个疾控人的辛勤付出。

广东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所的检验人员梁丽君主要负责病原样本的复核鉴定,作为党员,她从春节前到现在都没有歇过一天。

“以前每周都会带孩子出去玩,最近几周没去了。”提起2岁的孩子,梁丽君眼泛泪光。她说,孩子有时早上醒得早,发现妈妈还没出门,就会粘着说“妈妈不许走”。

由于衣服上有被病原体污染风险,梁丽君回家时怕孩子太开心了扑上来,都要先把他骗到爷爷奶奶的房间,自己再悄悄进门,换好衣服、洗过澡,才敢抱抱孩子。

|镜头五|

党员干部进场,日产红外线测温仪枪1000支

1月28日,为克服检测设备匮乏难题,深圳市横岗街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联系某红外线测温仪枪生产厂家,并派出20名党员干部,在厂家技术人员指导下,日产红外线测温仪枪1000支,并根据实际需要,街道购置300支。

工作现场。

|镜头六|

抗击非典功臣退而不休,63岁再度挂帅

1月2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发热病房正式启用。同一天,63岁的周一平临危受命,走马上任发热病房负责人。

周一平,原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为呼吸内科返聘专家。

作为深圳市呼吸内科领域知名专家,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周一平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分别被广东省和深圳市授予三等功。2016年,他获评“深圳好医生”称号。

全副武装的周一平。

做为一名老党员,“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既是他的口头禅,更是他的座右铭。当被问到为什么此次又被抽调“最前线”时,他还是那句话——“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镜头七|

17年,从住院医到青年专家,抗疫再出发

张焕基,42岁,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专科主任,是该院近年来成长迅速的青年专家。

2003年非典时,他还是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住院医”,便与当时的呼吸内科主任周一平“老少配”,共同抗击非典。

张焕基正在查看疑似病人。

从当年的非典到此次疫情,17年弹指一挥间。黄金年华的呼吸科专家,而今已年过40,青涩葱郁的学子,卓然已成中层骨干。此次,他们再次携手出征,征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镜头八|

“党员就是‘挡’员,没有理由不去支援。”

“党员就是‘挡’员。”茂名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资深主管护师邱艳已是一名“老”党员。

非典爆发时,邱艳正在读大学,当时学校不少学长学姐前往小汤山抗击非典,这在她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现在,没有理由不去支援”。

1月28日,广东继续派出一支147人的医疗队奔赴湖北,支援当地疫情救治工作。高州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前方第二临时党支部,邱艳担任支部书记。她说:“党员应该冲到群众前面,为他们挡住疫情。”

邱艳和同事准备出发。

|镜头九|

答应带孩子去吃麦当劳,结果却玩了“失踪”

刘伟,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护士长。发热病房启用后,被抽调担任10楼发热病区护士长。

全副武装的刘伟。

1月25日,正月初一。本来说好晚上要带12岁的儿子去吃麦当劳。当晚下班刚到家,衣服还未来及换,便收到医院护理群“紧急通知”,她立马返回医院。结果,儿子等到晚上11点多,也没等到妈妈回来带他吃麦当劳。

当他再见到妈妈时,已是第二天的晚上。

|镜头十|

疫情面前的担当:“我是党员我带头!”

我已有19年党龄,参与过抗击非典,这次也应该在一线。”梅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黄镇参与发热门诊接诊、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诊治。

“我是江西人,父母也八九十岁了,本来他们盼着我回家过年的,后来却主动打电话让我不要回去了。”黄镇说,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特意交代他:“关键时期,工作上一定不能落后。”

黄镇(右一)。

目前他所在的医生团队里有4名党员,都是主动请战。“刚得知疫情那两天大家都是连续奋战,现在医院科学安排了轮班,我们会保持良好的状态,保证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这是一不期而遇的遭遇战。

八方驰援,同舟共济。

一线逆行,为了最终的胜利!

我们等待,

你们凯旋!

整理:南都记者 诸未静

编辑:张亚莉,刘苗

上一篇: 前面那次推送里的卫健委主任被免职!

下一篇: 山东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不早于2月1...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