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又好听惊艳的散文(美到窒息的散文精选3篇)

时间:2023-07-22 15:28: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唯美随笔散文1

悄然遗失的民族 文化

《驯鹿角上的彩带》是我最近很喜欢读的一本书,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书中 故事 情节的感悟,更是对现代世界文明进程的思考。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使鹿鄂温克族最后一位萨满的女儿:芭拉杰依。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自己的民族逐渐消失的文化,这是一个北方狩猎民族的古老记忆。她赶在鄂温克民族文化消失之前,用文字的方式带领现代人们走进鄂温克族,走进那些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向读者展示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使鹿部落的追忆和对现代文明的 反思 。

这本书以鄂温克少女达沙和年轻猎人帕什卡的情感为主线,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北方森林中使鹿鄂温克族的历史沿袭以及狩猎生活。小说中,年幼的达沙在父母和哥哥离开营地外出交换货物时,独自带着弟弟妹妹在寒冬的营地中放养驯鹿;帕什卡穿越风雪为她送来象征着真挚情感彩带,几经波折,两人最终走到一起,但在达沙生下孩子后,帕什卡旧病复发,死在了与达沙回娘家的途中。

书中描写的与世隔绝的使鹿鄂温克人民,在以狩猎为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性格。坚强倔强的达沙,深情高尚的帕什卡,善良豁达的大舅妈,满身邪气的帕什卡的母亲……个性鲜明,直率而单纯,是使鹿鄂温克民族人民的典型代表。书中远离现代性,远离都市与平原的大兴安岭的使鹿鄂温克人,依水草而居,帐篷外就是莽莽苍苍的林海,以驯鹿为伴,与风雪同眠,还有传统热闹的桃若唯瑟节,给读者带来一种浪漫和诗意,刺激着现代生活在喧嚣闹市中读者的神经。然而,令无数人可惜的是,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鄂温克使鹿部落的文化也在慢慢消逝,原本居住在原始森林中的鄂温克人陆续搬走,原本以狩猎为生的使鹿鄂温克人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融入到了城市生活中,与原始的狩猎生活彻底剥离,这对悠久的使鹿鄂温克民族文化是残忍的,对老一辈使鹿鄂温克人民也是绝情的。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段话:“ 大雪 就这样将一切覆盖了,直到那遥远地不能再遥远,永远走不到天的边际。雪带走了一切生气,这个白茫茫灰蒙蒙的世界变得死气沉沉,成为了没有气息,没有声音,没有人气的冷酷世界。”对于作者来说,这一段话不仅仅是对大雪过后的大兴安岭的描写,更是对鄂温克族人民离开后死寂的大兴安岭的刻画,对驯鹿生活深深思念的表达。作者芭拉杰伊在接受采访时说:“像我那么大年纪的人,部落里只剩下三个了。”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震撼,也许再经过几十年,甚至几年,多姿多彩的鄂温克文化就要彻底埋没在大兴安岭的大雪中了。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久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消失作为代价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濒临灭绝正在成为全球的一种常态。除了中国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外,还有蒙古的查腾族、泰国的长耳族、埃塞俄比亚的摩尔西族、尼泊尔的木斯塘珞族等。文明的消失总是让人心痛,虽然我们无法停止世界前进的脚步,但是我也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鼓励这些少数民族,不要摈弃自己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宝藏,让自己的民族文化永远保留在它熟悉的土地上,为世界文化增添风采。
唯美随笔散文2

月上中天,我又想起了故乡初夏的明月,还有那棵皂荚树——

天气热起来,院外那棵皂荚树,柔长的枝干早让叶子裹住了。月芽一样的果实,一嘟噜一嘟噜的,只是还很小,天一暗下来,就融到了叶子中间。

晚饭后,母亲冲好了茶,扶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一轮满月早已升到墙头,天空清洁高爽,只在月亮旁边闪着几颗星星。月高高地浮在空中,像沉在水底的玉璧。月光泻下来,四野一片银亮,犹如扯起万丈轻纱,把院外碾坊里射出的灯光都遮住了。

月亮慢慢地藏到了树的那边,人们散去了。耳边静下来,只有碾坊里传出“吱吱”的听惯了的声音,显得分外悦耳,好像小提琴奏出的田园曲。流水般的月光透过树隙,激起了一朵朵浪花,零星地溅在我身上,凉丝丝的。石桌上也印着一片斑驳的影子,这影子里分不出什么是叶片,什么是果子。一阵微风吹来,带着落英的香气,像是从月光里浸透出来的。树上的叶儿动了,地上的影子乱了,月光像皱起一层细细的波纹。又一阵风凭空扑来,树枝开始来回地摆晃,月亮在中间忽明忽灭,光影在身旁摇曳不定,犹如跳烁着阳光的水面,耳边也似乎响起了钢琴上清脆而激烈的旋律。我甚至担心起那只在石桌上跳跃的水杯,伸手去抓,抓住了,光与影却又在我手上来回飘荡。真有点“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了。站起身,走到院中,望望明月,依然像张微笑的脸,在天宇中一动不动。

风住了,斑驳的影子又画在地上,如爬满墙头的藤蔓,长长的枝条在繁密的叶子里隐现穿绕。它的表皮很光滑,像祖母温存的臂弯,我又仿佛听到了太行留给我的 传说 。

已是夜阑人静,周围悄无声息。屏息片刻,耳朵里传出蝉鸣般的轻响,一会儿又像古箫里流出的柔美的长音,低下头来,则像月光落在地上的“窸窣”声,一转身,又什么也听不见了。蓦地,墙缝里窜出一串蟋蟀的叫声,打碎了这一片寂静,在空中回绕,而不等细听,却又沉了下去。

月光下,皂荚树恬适地吐着梦呓;远山像襁褓中的睡儿,安然可爱……

——这是我脑海中最优美的图画,不论走到哪里,她都伴着我,给我温情,给我甜蜜。

唯美随笔散文3

秋之静美

当秋日的夕阳慵懒地挂在远处建筑工地的起吊架上的时候,我骑车进入了公园。只眨眼的功夫,那个起吊架再也托不住一心想要下沉的太阳,黄昏就这样悄然而至。当城市在黑暗前的饥饿中挣扎的时候,公园是安静的,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是索然的,只有刚刚洒过水的路面上的积水,时不时地泛着一点亮光,似乎想把铺满黄叶的土地的秋色连成波纹,水面上的白鹭也时不时地来客串一下,只是你想靠近它时,它就伸开翅膀,白茫茫的羽毛给人一片茫然。

路灯还没亮起来,挂在灯杆上,像极了一个空的鸟笼。我抬头望着,希望里面能有一只鹦鹉或者八哥,如果它们能说话,那我就可以在这安静的环境中和它们轻轻地对话,或只做它们的听众;如果它们不能说话,那它们就是我最可信赖的听众,无论我说多说少,或者它们听懂与否,它们都能为我保守秘密,他日再来,它们不会认识我,我也可以忽略它们而丝毫没有负疚感。

公园里的公路上空无一人,所有的交通规则都是虚设,此刻,在这里可以天马行空般放任自由,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快或慢,或坐或行,想怎么样就可以这么样,让人情不自禁地去想,假如没有能够遇见好的,那没有遇见也许就是最好的安排了。站在公路桥上,头顶是灰蒙蒙的天空,脚下是静静流淌的河流,人有了一种漂浮的感觉,想想一路走来,真感觉是越走越寂寞的了,走着走着,慢慢地很多人都淡出自己的视线了,偶尔再遇见一些人,靠得最近的也就擦肩而过而已,有时候想要真正靠近一个人,需要很多的要素,但一个人的离开,或许仅仅是一句话,或者仅仅是一个不回答而已,想要再次靠近,距离已若隔着星空。当然,当一个人进入了一种无人之境时,会突然发现,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或许更接近人的本我,那一份坦然自在倒也是难能可贵的。

公园不算太小,但骑着单车很快就可以绕一圈。等我下桥坡时,发现草坪上多了一只装着植物的篮子,移眼过去,发现了一个拿着剪刀的男子在岸边采剪。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声女子的呼喊,男子一边答应着一边离开河岸,向篮子靠近,而我,对那只有点文艺范的篮子有了兴趣,央求男子让我拍张照片,男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篮子,于是我留下了这张照片。当男子拎着篮子从美的呼唤走向爱的呼唤的时候,我也在暮色重重中回家了。

生活就是这样,走在路上,不能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是指引着人不断地前进的路上的一份光明。当然,一千双眼睛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那一份美,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相关Tags:故乡

上一篇: (任万桥秦伯燕)免费阅读全文,无弹出式结...

下一篇: 穿成残疾大佬的炮灰娇娇(宁皎皎祁漾)免费...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