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建文帝是妇人之仁,不杀朱棣,他其实暗杀了几次都没成功罢了

时间:2019-10-29 17:12: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不要以为建文帝是妇人之仁,不杀朱棣,他其实暗杀了几次都没成功罢了

话说,朱元璋在元末乱世削平群雄,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大明王朝后,经过一番劳心劳力的治国,深感创业难、守业更难。

他通过总结历史上统治者亡国绝祀的沉痛教训,决定封诸子为王,分镇诸国。

朱元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本固枝荣,从而确保朱明王朝君临万代。

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在分封第二子至第十子为亲王时,手舞足蹈地对廷臣说:“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

朱元璋认为,周朝之所以可以延续八百年,就是因为实行了分封建土制度;而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就是由于没有实行这一制度。而汉、晋以来,各朝各代的败亡都是这个原因。

朱元璋似乎忘了,汉高祖刘邦是实施过封建诸藩制度的,后来就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与之相类,西晋也发生了“八王之乱”。

朱元璋只顾着沾沾自喜于自己这一想法,眉飞色舞地说:“朕封诸子颇殊古道,内设武臣,盖欲藩屏国家,备悔御边,闲中助王,使知时务。

所以出则为将,入则为相。”还一再强调:“为长久之计,莫过于此。”

为了实现诸藩拱卫中央的目的,朱元璋在各王府中设立相府,任命了文相、武相、文付、武付。武相和武付多派宿将充任,如华云龙为燕府武相,耿炳文为秦府武相,汪兴祖为晋府武付,吴祯为吴府武付。

有了将,还需有兵。朱元璋诏令:“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险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规定设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约为一万六千多人。另外还有权节制封国内的守镇兵。

这还不够,朱元璋还有意识地安排王府官兼任地方高级职务,如郑九成为秦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参政,汪河为晋府左相兼山西行省参政,等等。即亲王有权过问所封国内的重大事务。

洪武三年,汪河赴任晋府左相兼山西行省参政时,好友苏伯衡写《送晋王相汪君序》相赠,文中这样慨叹: “矧今晋王所赐履表里山河,乃尧之故都,叔虞之旧封,韩赵魏之全壤,地大且要,保王躬而制外阃。”

想想看,单以一晋王论,其已占尽了战国时韩、赵、魏三国之全壤;诸王的权势加在一起,岂不会导致强枝弱干之势?!

有大臣觉察出了其中的危险,不断提醒朱元璋。

其中,洪武九年,山西平遥训导叶伯巨上万言书,说:“国家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以树藩屏,以复古制,盖惩宋元之孤立、宗室不竞之弊也。然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各尽其地而封之,都城宫室之制广狭大小,亚于天子之都,赐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

的确,亲王典兵当然可以预防外姓利用掌握军权反叛朝廷,但诸王兵权过大也可能导致皇室内部斗争的加剧但朱元璋却嘴硬,说:“此离间吾骨肉!”直接把叶伯巨逮捕下狱。

为了规避叶伯巨所说的“尾大不掉”之事发生,朱元璋费尽心机,在《皇明祖训》里对诸王进行苦口婆心的规劝,说:“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过于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若能谨守藩辅之礼,不作非为,乐莫大焉。至如天子总揽万机,晚眠早起,劳心焦思,唯忧天下之难治。此亲王所以乐于天子也。”紧接着又说:“凡古王侯,妄窥大位者,无不自取灭亡。或连及朝廷俱废。盖王与天子本是至亲,或因自不守分,或因奸人异谋,自家不和,外人窥觑,英雄乘此得志,所以倾朝廷而累身已也。若朝廷之失,固有此祸;若王之失,亦有此祸。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义。”

朱元璋这番话的中心思想就是:当皇帝是一门苦差使,没什么好的;当藩王才真正是人间至乐,大家应该好好珍惜,各守本分。

当皇帝没什么好的?朱元璋还真当已经就藩的诸子是三岁小孩童来哄了。

不过,有他在,局面还镇得住,等他走了,就要乱翻天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撒手尘寰,驾鹤西去。

继位的建文帝惊恐地发现:诸王尾大不掉之势已经形成了。

为此,建文帝不得不手忙脚乱地进行削藩。

按说,削藩就削藩,但绝不能操之过急,而应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法。

高巍曾向建文帝献计,说:“高皇帝分封诸王,此之古制。既皆过当,诸王又率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恩。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飗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赏之。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太庙废处之。岂有不顺服者哉!”

但是,建文帝竟不能用,而是采取铁腕手段,雷厉风行。

建文帝为什么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呢?

《明史·黄子澄传》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答案。惠帝为皇太孙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 “诸

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

所以,建文帝即位后不久,就以太祖遗诏的名义宣布“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

该年“八月,周王?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籨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察燕阴事。”

次年(建文元年)二月断然下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

“六月,岷王螰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

特别补充一下,建文帝流放了四个皇叔,逼死了一个皇叔,看着这五个皇父逆来顺受,听凭摆布,他却全无一点怜悯。甚至,湘王朱柏全家自焚明志,他还赐给这位叔父一个谥号“戾”,足见其心坚如铁,与史书所称的“仁慈”完全不符。

七月,建文帝“诏让燕王棣,逮王府官僚”,终于迫得燕王朱棣举兵相抗。

建文帝的表现也相当干净利落,马上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削燕王属籍,派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耿骔,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陈晖、平安等人率数十万大军分道并进,气势汹汹,直扑北平。

如此杀伐干练的建文帝,为何会有“仁慈”之名呢?

主要得益于《明史》里的两条记载。

一条来自《黄子澄传》,文中说: “明日又入言曰, ‘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

另一条来自《恭闵帝本纪》,文中说:“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 《黄子澄传》条的记载突如其来,让人手足无措。

建文帝处理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手脚麻利,血腥残忍,怎么轮到处理燕王时,却踌躇犹豫起来了?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让人难以置信。

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央军与叛军交战,中央军自士兵到将领,都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不敢伤燕王朱棣一根毫毛。

人们也因此将朱棣赢得天下的原因归结于“毋使负杀叔父名”这句话,感叹无限地说:建文帝,真是太仁慈了!

想想看,因为这所谓的“仁慈”,致使兵祸连结,在三年的战乱里,双方战死士卒高达几十万人,“淮以北鞠为茂草”,这是“仁慈”吗?

还有,因为这所谓的“仁慈”,致使江山易主,建文帝自己生死不明、下落成谜,这又是“仁慈”吗?

我总觉得,朱元璋是把就藩诸王当成小孩子哄,说“当皇帝不如当藩王好”;而《明史》是把读者当成小孩子哄,说建文帝因“毋使负杀叔父名”而失天下。

话说回来,“毋使负杀叔父名”这一句“名言”,并非《明史》的胡编乱造,其在明朝官方修订的《明神宗实录》中也出现过,明朝不少人也对此产生过质疑。

崇祯年间的朱国祯曾指出,在白河沟之战中,朱棣被猛将平安追杀得极其狼狈,在走投无路之际,平安的战马马失前蹄,他这才侥幸逃了一命。后来朱棣登基,和平安聊起前事,问:“前日之战,汝马不蹶,其杀我乎?”平安据实回答:“杀之。”

另外,镇守济南城的铁炫假装向朱棣投降,准备在朱棣进城的时候,用千斤铁闸将之砸死。只不过,此计实施时,控制机关的人时机把握不准,仅砸中朱棣的马头而已。

还有,朱棣在靖难之役胜利后,曾效仿唐太宗表彰“昭陵六骏”的做法,命画师给自己曾乘坐过的战马画像,有《四骏图》《八骏图》,画像上有记录: “其一曰龙驹,郑村坝大战,胸膛着一箭,都指挥丑丑拔箭;其二曰赤免,白沟河大战,胸膛着一箭,都指挥亚失帖木拔箭;三曰枣骝,小河大战,胸膛一箭,后两曲池一箭,安顺侯脱火赤拔箭;四曰黄马,灵璧县大战,后曲池着一箭,指挥鸡儿拔箭……”

刀枪、弓箭都是不长眼睛的,朱棣没死在战阵,实赖其命大,而非建文帝的“毋使负杀叔父名”啊。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明史》,京东套装满100减50!当当5折抢购中!

上一篇: 网友灵魂质问:看了三遍你的名字还是单身,...

下一篇: 网购他人近两千条通话及位置信息男子被判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