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批外国人影响中国四百年,因得罪了一个人,硬生生被赶了回去

时间:2019-11-08 11:27: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这批外国人影响中国四百年,因得罪了一个人,硬生生被赶了回去

传教士,一般指西方国家中一部分传播基督教的人士。基本指的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很少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情况下,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教的宣教师。

清朝康熙年间,由于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和中华的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康熙皇帝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

可以说,这个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熙初年,由于清廷的钦天监和西方传教士对历法的认识不同,两者发生了一场争论。康熙皇帝并非固步自封之人,他耐心地分析了西方传教士的观点,认为其中确有独到之处。于是,他力排众议,大胆重用传教士,让他们为清廷服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信任,传教士们也是倍感荣幸。

于是,他们倾其所能,为清廷观天象,算历法,写书籍,忙的不亦乐乎。这些资料流传下来,为后世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此之外,他们还将西方先进的新式火炮引进给康熙皇帝。这些火炮到了八旗军的手中后,在平灭三藩之乱时大放异彩,令康熙皇帝既惊又喜。

为了表达对传教士们的感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特意允许西方传教士传教,从官方角度认可了西方的宗教信仰。可是,令康熙皇帝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对西方文化的尊重,竟然,引发了礼仪之争。

论起礼仪之争,这还要从明末说起。

明朝末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到明廷传教。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利玛窦等人在开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艰难。为了使明朝民众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利玛窦等人决定先用西方的先进科技引起统治阶级的支持,然后,再以符合明朝民众礼仪的方法来传达教义。于是,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们不再阻止信徒们祭天祭祖。明廷见传教士们对中华文化表示认可,便默认了他们的传教活动。

但是,利玛窦去世之后,剩下的传教士们就各执己见起来。他们争论了很多次,可是,意见仍然没有得到统一。归根到底,他们还是认为:中华文化中的“天”和西方人眼中的“上帝”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坚持认为上帝至高无上,因此,认为明朝民众祭天祭祖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可是,传教士们都明白,如果坚持此看法,则在华的传教活动将寸步难行。

崇祯元年(1628年),在华的传教士们在嘉定举行会议。在这次会议中,他们一致同意利玛窦的看法,允许教徒祭天祭祖。不过,以后不能将“天”和“上帝”混淆,必须保留天主的译名。传教士们认为,这种方法比较折中,可以照顾到各个方面。不过,虽然嘉定会议在表面上达成了意见的统一,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平息传教士们的分歧。随着其他传教士的入华,礼仪之争愈演愈烈。

以至于到了后来,连官方也无法坐视不理了。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福建的法国传教士颜当突然下令,在他管理之下的清朝信徒禁止祭天祭祖,甚至,连孔子也不能敬。一石激起千层浪,颜当的过激言论,迅速引起了清朝人和西方传教士之间的争论,传教士之间也是争论不休。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西方传教士联名向清廷上奏,请求康熙皇帝向信徒宣告,中华礼仪和西方宗教并无关系。康熙皇帝对此事非常重视,他当天就亲笔写下回复:“祭天祭祖,忠于君主孝敬父母,天下都是这样的,与宗教无关”。不料,罗马教皇得知了康熙皇帝的态度后,直接表示反对。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派多罗出使清廷,并要求康熙皇帝禁止信徒在清朝使用中华礼仪。

面对教皇的无理要求,康熙皇帝并未动怒。他不仅对多罗以礼相待,还诚恳地向多罗解释道:“祭天祭祖是中华源远流长的传统,并非是封建迷信。你们天主教敬天主,我们敬天,虽然有所不同,但本质上相差不大。”康熙皇帝贵为一国之主,能够如此苦口婆心地向多罗解释,已经是降低身份了。

按理说,多罗不管认同不认同,都要按清朝的规矩去做。但是,固执己见的多罗丝毫不听康熙皇帝的解释,他仍然坚持教皇的意见,甚至,还将颜当召到京城,让颜当当面同康熙皇帝辩论。康熙皇帝虽然不快,但还是决定让颜当说说看。听了颜当的话,康熙皇帝不禁皱起了眉头。

在他看来,颜当根本不懂中华文化,所说的都是外行话。看到教皇和传教士都是这个态度,康熙皇帝决定给西方人一点颜色看看。他当即下旨:要求在清朝传教的西方人必须要认同利玛窦的观点,并决不返回西方,这样才能获得由朝廷制作的信票,才能长期在中华居住。

可笑的是,事到如今,多罗还是没有认清形势。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他在南京向传教士们宣传教皇的观点,并公开反对朝廷。康熙皇帝见他如此冥顽不灵,于是,果断将他抓捕,然后把他关在了澳门。教皇见此,并未服软,反而态度更加强硬起来。

康熙六十年(1721年),传教士将教皇的禁令翻译成中文,呈给康熙皇帝看。康熙皇帝看了之后勃然大怒,他当即下达禁教令,禁止传教士再在清朝传教。康熙皇帝虽然下达了禁教令,但是,并未真正和罗马教廷撕破脸。那些获得官方信票的传教士,可以继续留在中国,但多数被赶了回去。

而且,康熙皇帝对西方先进的科技相当赞赏,并没有因中西文化发生冲突便放弃对西方科技的学习。可是,禁教令还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康熙皇帝威望过大,之后的雍正、乾隆、嘉庆等皇帝都不敢违背这一禁令。从禁令下达开始,这已经成为了清王朝的一个基本国策。

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虽然,在利玛窦的正确决策下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但很快,便在禁教令的限制下一蹶不振。直到1939年,清朝覆灭后,罗马教廷才明白了自己当初的不对,从而,对中华礼仪做出了新的规定。

参考资料:

【《康熙时期的“禁教令”》、《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

上一篇: 小泰森大卫图阿集锦!超级猛兽啊

下一篇: 曝巴尔韦德拒绝辞职:成绩差不能让自己一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