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式“查账”揪出19家医药企业财务问题
时间:2021-04-29 10:00: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4月12日—22日,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系统对主流媒体、全国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监测发现,“19家医药企业被处罚”相关话题受到舆论较多关注,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事件概述
2019年6月,财政部组织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对77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医药企业及其关联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2021年4月12日,财政部发布医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处罚原因包括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体外使用,以及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账簿设置不规范等。其中,12家企业被处以顶格罚款5万元,7家企业被罚款3万元。公告发布后,处罚金额等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4月12日—22日为监测时间段,相关舆情呈“山峰式”发展特征(见图)。
关键节点一:财政部公布检查结果,19家医药企业被处罚,引发媒体关注,舆情开始发酵
4月12日,财政部发布的医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针对人民群众长期反映的药价虚高顽疾,财政部会同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对77家医药企业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部依法对财政部有关监管局检查的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其他医药企业由负责检查的财政厅(局)就地实施行政处理处罚,检查发现的其他违法违规问题移交主管机关处理。
从处罚原因看,被处罚的19家企业存在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体外使用,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以及账簿设置不规范等问题。经梳理,19家被罚企业中,有7家企业虚开发票、6家企业虚增成本、5家企业套取资金、5家企业列支虚假会议费用、2家企业账簿设置不规范。
从所属行业看,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最多,中药批发行业其次。
从处罚金额看,12家企业被处以5万元的顶格罚款,其他企业被罚款3万元。
在微博平台上,“财政部对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话题阅读量超过1203.7万人次,网民普遍质疑顶格处罚金额较低,呼吁大幅提高处罚额度。
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转载报道。和讯网发表《重磅!财政部发布医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19家药企被罚》,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财政部公布77家药企会计检查结果:恒瑞、赛诺菲、步长等19家违规被罚》,《北京商报》刊发《虚开发票套取资金体外使用 豪森药业等19家药企被罚》等。
同时,有媒体释疑被罚金额。证券日报网发表的《19家药企因“会计信息造假”被罚 专家释疑缘何罚款最高仅5万元》称,《会计法》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违法处罚上限就是5万元,处罚金额主要与违法行为性质有关。专家呼吁,进一步完善《会计法》,提高《会计法》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关键节点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点名药企“带金销售”行为,舆情逐渐回落
4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深度关注|剑指药企带金销售》指出,药企“带金销售”助推药价虚高,斩断医药腐败链条、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是当下的重中之重。文章表示,此轮检查聚焦医药产品成本费用结构,摸清了药价虚高成因,震慑了医药企业带金销售、哄抬药价等违规行为,保障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重大改革的顺利推进。微博平台上,“中纪委评药价虚高”“斩断医药腐败链条是重中之重”相关话题阅读量达84.6万人次。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微信公众号“易药人”发表《中纪委:剑指药企带金销售,斩断医药腐败链条!》,微信公众号“趣学术”发表《77药企核查结果出炉后,中纪委发文:点名多家药企!》,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发表《药企带金销售,再被点名》等。
媒体报道分析
从高频热词来看,“恒瑞医药”“步长”“赛诺菲”等词出现频率较高,反映出这3家企业在被罚的企业中最受关注。此外,“票据”“差旅费”“推广”等违规情节也受到较多关注。
除报道公告内容外,媒体还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关注公告发布对医药资本市场的影响。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发布的《什么情况?19家药企被财政部处罚,4700亿龙头在列,更有全球医药巨头……来看处罚详情》称,此次被处罚的19家医药企业中涉及不少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被“点名”的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即A股上市公司恒瑞医药,被“点名”后市值被迈瑞医疗反超。2020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14.57%;净利润42.59亿元,同比增长14%。然而,4月14日,5000亿元市值的恒瑞医药经历了股价大跳水,跌幅一度超过6%。
事实上,公告发布当日,除复星医药和华润三九两家企业外,其他企业股价均呈现下跌的趋势。公告发布次日,公告中涉及的7家上市企业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步长制药、上海医药、华润三九跌幅超过1%,股价分别下跌3.52%,1.90%、1.04%。
二是认为处罚标准较低,应尽快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华夏时报》刊发的《拆解药价虚高“痼疾”:财政部穿透式“查账”,19家药企资金“腾挪”路径曝光》称,对于处罚结果,有医药行业人士认为,三五万元的罚款相比企业获利,违规成本并不高,相关企业可能故伎重演。处罚标准较低是财政部执法面临的困境,对此,专家建议,将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处罚企业纳入医保“黑名单”,对严重失信的企业限制或取消挂网采购。第一财经发布的《财政部穿透式“查账”直击带金销售,恒瑞步长等19家药企受处罚》称,从处罚结果看,有的企业违规涉及金额高达上亿元,但根据现行《会计法》,财政部只能处以最高5万元的行政处罚。专家建议,将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纳入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限制严重失信的企业进行挂网采购。
三是聚焦处罚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影响,认为“精细化”监管时代即将到来。微信公众号“药智网”发表的《顶格处罚19家药企的背后,是带量采购的呼啸而至》称,总体来看,此次处罚较轻。但处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短期的手段,如何真正让企业从“让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是政策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认为,如果说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对药价进行合理控制,那么财政部组织的合规检查就是一种震慑。今后,相关措施的落脚点不在罚款,而在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和市场竞争,把药品价格真正降下来。未来,以创新药研发为主和专注仿制药生产的企业将成为市场主流,健康发展路径将逐渐形成,更加精细的监管模式即将形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 于千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