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城中村里诗意盎然

时间:2020-01-06 22:17: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城中村里诗意盎然

对于来自湛江雷州的席笛海来说,尽管每次搬家都是万般无奈,但每次租房经历都是一笔人生财富。你看他每安家一隅,即使简陋得家徒四壁,他都将生活过得诗意盎然,任由笔尖在宁静的稿纸上肆意流淌,任由淡雅的水墨在静默的宣纸纹路里氤氲,任由快乐的音符在灵巧的指尖跃动,溢满逼仄的斗室……

2011年11月席笛海第一次与深圳亲密接触,他料定他会与活力四射的深圳结下不解之缘,直至不离不弃。屈指算来,尽管8年美好青春时光随风而逝,但豁达乐观的他用笔墨、音符截住了一段美妙时光,记录了青春如歌,高亢嘹亮。

席笛海在自己装扮一新的家里弹钢琴

席笛海的第一站选择了龙华的上塘村,只因堂哥蜗居于此,人生地不熟,他须要一个落脚点。风里来雨里去,半个月后他谋到了毕业以来的第一份工作——一家小报社的编辑,工作地点位于罗湖的湖贝。可惜公司不提供住宿,甚至不包吃。摆在席笛海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租房——长期占用堂哥的沙发不是长久之计。市区,他是不敢想象的,高昂的房租是他不能企及的。权衡再三,他还是选择留守上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把白天的激情献给了罗湖,而夜晚的梦想编织在上塘,守候月光的唯一窗户”。好在房租不贵,带厨房洗手间的单房,即便是农民房,也有电梯更有小阳台,且包水电,每月仅仅只需花费400元,就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此席笛海过上了一座城——两点一线早晚奔波的生活。早上常常6:30就要起床,享受丰盛的早餐早已成奢望,路上解决,只为填饱肚子。7点挤上前往市区的公交,途中还得换乘一趟。几十公里上班路,煎熬近2个钟,不是谁都能轻易忍受。那是一段艰难而激情剧烈燃烧的岁月,挣扎在挤成相片的车厢里,他依旧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的音乐梦想……

席笛海在自己装扮一新的家里吹长笛

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的他一直想谋求一份歌舞团或者艺术机构的工作未果,2012年底,退而其次加盟了一家位于南山的电影公司,做文案兼编剧。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席笛海多方选择,搬家到了离公司较近的宝安新安街道翻身周边。尽管仍旧是农民房,但居住环境大为好转。这里的社区显得更为整洁,街道绿树成荫,生活配套设施更为完备。大型商场、购物超市、餐馆小吃店一步之遥;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公交地铁任君选择;更有新安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近在咫尺……而一房一厅的“家”位于6楼,尽管不大,没有电梯,但房东是有心人,把整栋楼打扫得一尘不染,每层都有房东摆放的绿色植物,让人一见,眼前一亮。最重要的是这里可以安放他的音乐梦。为此他奢侈了一把,将工作一年攒下的钱换回了人生第一台卡西欧牌的电钢琴。他曾无数次感慨:“在宝安,音乐没有抛弃我,最艰难的日子,是音乐拯救了我。”工作之余,热爱音乐的他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音乐上,不是练习钢琴曲目,就是用长笛为生活歌唱。周末,为了不影响邻居,他常常带上长笛,漫步到新安广场或者海乐社区公园,再远一点便是区海滨广场,择一树荫下,选一繁花似锦处,尽情演奏,《神秘园之歌》是他每次的保留曲目,常常引得众多市民驻足欣赏……长期的坚持,充足的准备,终于结出了丰厚的果实,2013年,席笛海经友人推荐加入深圳春天合唱团,在团里唱男低声部,他称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大家庭。2014年8月席笛海参与了大型纪录片《我的诗篇》录制,用音乐深情演绎对诗歌的热爱。次年3月席笛海参与了Lifisee诗歌节第四期音乐诗会,用长笛表达了对鹏城的深情。2016年5月席笛海与友人携手,成功在宝安图书馆举办“夏之韵”长笛钢琴音乐会……此后每年席笛海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音乐会,或个人或与友人合作。

席笛海在自己装扮一新的家里画画

此外宝安新安街道良好的居住环境,特别是邻居们的互相体谅理解,营造出轻松祥和的氛围。入夜,楼道里异常安静,这是席笛海最喜欢的时刻,他可以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编织着他的文学梦。在新安的几年时光里,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剧本、诗歌、散文作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原创音乐剧本《黑白相间》曾荣获首届“中国原创音乐短剧剧本征集大赛”优秀奖,受邀前往北京大学参加相关活动……2016年初他着手留守儿童题材小说《村庄安静地卧在月光下》的写作,每天下班回来在楼下的快餐店解决晚餐后,便进入自己的小天地,在电脑面前从8点坚持到凌晨1点左右,半年终完稿。如果你是有缘人,在图书馆的自修室,你可见席笛海沉醉在书稿里,斟字酌句;偶尔也能在海富社区小公园的树荫下,长椅旁听到他低声念手稿,推敲一字一句。2017年1月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书稿《村庄安静地卧在月光下》付梓。不管作品如何,席笛海捧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就像抱着自己新生的孩子,那种喜悦无可名状。他无不感慨:“来宝安后的这几年自己得到了成长,这一切都得感谢宝安,特别是新安这边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深厚的文化氛围,令我受益良多……”

于是他在这片热土一住便是7年,7年来社区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翻身路绿树成荫,鲜花满街头,路面也越来越整洁,路口常见满脸微笑的红马夹,为路人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偶有道路开挖,但也是为了大道的平坦畅通。席笛海见证了一下雨创业路积水成河到今天暴雨无积水的巨变,更是见证了从几个社区街心小公园蜕变成为市民乐园的四季公园。期间,他的工作变动过两次,但是他不忍离开,连这个念头都不曾动过。去年底他租住的房子要升级改造重新装修,他不得不搬离,但他只是搬到了相临的社区。对那相处6年的房东,他是心存感激的,6年来,周围的房租不同程度地上涨,但是他的房租一直稳定在三位数以下。

如今所在街道环境越来越美,席笛海也特意改善着自己的居住空间,逼仄的斗室,花鸟虫鱼样样有。洗手间的八哥是三年前养的,清脆的叫声悦耳动听;茶几上鱼缸是前年添置的,各色鱼儿悠哉游哉;窗台上的绿萝去年捎回的,它们长势喜人,为“家”增色不少。即使搬家,这些朝夕相处的朋友,席笛海都没有抛弃。他说:“环境好了,住得舒心,灵感就来了。”

谈到未来,席笛海信心满满,据其透露,今年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白杨颂》已完稿,目前处于修改阶段。他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因为在这片热土他一直奋斗着。

席笛海在自己装扮一新的家里读书

人物小传:席笛海,男,原名麦智明。80后作家、诗人、独立音乐人。曾在著名娱乐单位开心麻花工作。1987年出生于广东雷州,某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其创作领域涉猎广泛,包括写作、音乐剧、长笛独奏曲、绘画、书法等。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网络文学作家协会会员、2018年全国青年作家培训班学员等。在多家报纸、杂志发表文章。出版中篇小说《村庄安静地卧在月光下》。曾多次受邀参加广东省作家协会举办的系列座谈会、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当特邀嘉宾。

作者:龚碧艳

作者简介:龚碧艳,80后,生于楚地,南漂数载,结缘文字。深圳作协会员、广东青工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掬起一段鹏城时光》、诗集《相依在深圳的枝头》。

上一篇: 免签!比朝鲜神秘,比泰国便宜,现实版《一...

下一篇: 《东宫》后挑战多种角色,彭小苒:希望能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