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寻仨洞,冬月二人行、5

时间:2020-01-07 10:32: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三日寻仨洞,冬月二人行、5

想天亮即起,天亮了却迟迟不愿起,舍不得热被窝啊。加上冬天干什么都慢,当我们收好装备上路开拔时,时间已经快9点半了。

同以往不同,我们此行主要的目的不是穿越是探洞,据我所知这一带一共有三个洞,C村周边两个,D村那儿一个。我们昨天已经探了一个洞,今天我们要寻找第二个洞,这是我们今天的首要任务,找洞我估计大约需要两小时,然后我们再上山,沿着山脊向D村走,下到D村再去寻找第三个洞,一趟下来,三洞齐探。

老乡说我们今天要找的这个洞比昨天的洞大,要大不少。按老乡所言,顺沟向上走,走到废房子那儿往左手的沟里拐,拐进去100来米就是那个洞,有小路通到洞口。听老乡说话的意思,这个洞也不难找。还是那句话,只要知道准确位置,找洞就是一张窗户纸的事。

半小时稍过,我们上到了废房子处,这座废房子是我们在这条沟里见到的唯一的一座废房子,它保存的还不错,房壳基本完好无损。老乡说,从废房子那儿往左手的沟里拐,走百来米就到那个洞。根据老乡所说,我们要找的洞应该就在那两个距离不远的山坳处,不是第一个山坳就是第二个山坳处,既然有路通过去,找到它应该不难。

我们把包卸在废屋旁,空身向沟里走去。

沟口没有明显的路,不是没有路,久无人走的路已经被茂密的灌木完全遮住,即使走到跟前也很难看出是路来。我和老慢分别在沟口寻找可能的路,还不错,我很快在沟的左侧找到了一条路,看似很不明显,但当你走上那条路后才会发现路底子其实很宽。

我率先走上了那条路,四尺宽的大路上长满了荆棘,我们有些奇怪,老乡说他们清理过那个洞,近时期才刚清理过的,近期还走过人的路应该很明显,我们脚下的路怎么这么生?封路的灌木怎么那么密?可疑惑归疑惑,方位、地标全对的上,那个洞应该在这条沟里,沟里又只有这一条路,我们只能走它。

跟在后边的老慢

前边路上的灌木

沿着路向前走去。老乡说过,路能一直通到洞口,我相信,只要我们顺着路走,很快就能找到山洞。

第一个山坳(称山坳更合理,但走在路上看那个山坳象是一条岔沟)处没发现岔路,我们顺路继续向第二个山坳走去,前边的路越来越生,路上的灌木越来越密,根本不象近期有老乡来过,并在里边干过活的样子,可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条岔沟(实际是山坳)处路断了,本已不太清楚的路消失在一片废梯田里,我们沿着山坳上下搜索,上至崖根,下到沟底,一层梯田一层梯田的搜索,所有人能到达的地方全搜过了,也没能发现有什么洞。怪,莫非我们走过了?那个洞莫非在第一个山坳里?我们又回到第一个山坳处,上上下下的又搜了一遍,不管有路没路,但凡人能上去,可能有山洞的地方都搜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山洞。

我们有些灰心了,残酷的事实逼使我们不能不灰心。“怎么着,回村再问问老乡?”老慢说。我有些不甘心的说:“回村,一来一回差不多得两小时,太费时间了,再上前边那个岔沟那儿找一找,扩大范围再找一找,如果还找不到,再回村问人。”说着我们又向已经搜过一次的第二个山坳走去。

老乡说洞离沟口的废房子100多米,第一个山坳距废房子只有几十米,第二个山坳也不过一百多米,第二次搜索,我们过了第二个山坳又向沟的深处搜索了有百来米,还是一层石层一层石台的搜索,一直搜到两边全是缓坡了,已经走的离那座废房子足有300米远了,仍没有发现山洞,至此,我们彻底的死心了。

回到沟口是10点50,我们正要上路,我突然灵机一动,“先拍两张照片,回了村好对照着照片问老乡,搞清楚那个洞的准确位置”。我和老慢分别拍了照片,这才急步的向村里赶去。

“你好,我们又回来了,我们没找到那个洞,所以回来再问问你。”“没找到,你们是从废房子那儿找的么?”“是呀,那儿不是有两个岔沟么?”“嗯 ,是有两个岔沟。”“那个洞是在第一个岔沟还是在第二个岔沟处?”“第二个岔沟。”老乡回答的很干脆。“可我们在那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在远处看不见,得走到跟才能看见。”“我们上上下下都找了,没有找到。小路是能一直通到洞口么?”“一直通到洞口。”“路口明显么?”“不太明显,远处看不见,得走到跟前才能看见。”“你看下我们拍的照片,给我们指一下洞的位置。”

得亏拍了照片,原来老乡说的废房子不是照片中的房子,是另一个房子,那座房屋已经倒塌,只剩下半堵残墙。“还有另一座废房子?我们没看见呀?”“有。也在路边。”“过了这座房子还是不到这个房子?”“不过,在这个房子这边。”“那儿还有别的标志么?”“还有棵歪脖子大槐树。”

再次谢过老乡 ,我们又急匆匆的向回赶去。

走在回村路上的老慢

还是那句话:找洞,必须要知道准确位置,知道了准确位置,就是层窗户纸的事。这一次,我们先确认了老乡说的歪脖树,又确认了歪脖树后那个只剩下半堵墙的废房子,又从距离不远处找到一条路,很快就找到了那个让我们苦苦寻找了老半天的洞。

洞口有遗弃的各种工具——安全帽、风镐、大锤、洋镐,甚至是水杯。看来老乡确实清理过这个洞。进洞以后发现,这个洞的洞口部分原来被淤泥埋没不少,若不是老乡进行了清理,人恐怕得爬着进去。感谢那些老乡,他们的辛劳让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

老乡说这个洞比那个洞大很多,在我看来这个洞的规模也仅仅比昨天的山洞稍大一些,不过即只是稍大一点就够了,在这个洞里,我们只提防别碰头就行,人完全可以堂堂正正的走,有的地方还能几个人并排走,再也不用侧着身子向前钻了。一个地方除外。不过有得也有失,这个洞的景观(钟乳石)少的多,好一点的景观不能说一点没有,也是寥若星晨。

老慢在洞里拍照

上一篇: 6日新华500指数(989001)收盘下...

下一篇: 同比增长81%蔚来2019年交付2056...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