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孔子?

时间:2020-01-07 16:09:4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孔子?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确是舶来品,这个没错。但企业可不是舶来品,有企业自然有社会责任。那么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责任和企业责任观。而且,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社会责任的精彩言论。比如说,做生意要注意生态平衡,不能“竭泽而渔”。对员工要厚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这里说的道就是做生意要顾及利益相关方,不能一味自己捞银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个大圣人,或者说是个大学者大教育家吧。孔子从小很苦,3岁没了爹,7岁没了娘。但孔子胸怀大志,靠自学成才,并投身仕途,在鲁国做到司寇这样大的官。按理说,他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衙门里混饭吃,只要不搞贪污腐败,不想篡权谋反,名车豪宅的日子是唾手可得的。但孔子是个有伟大理想的人,他看到天下大乱,道德沦丧,自己的志向又实现不了,就毅然下海自己创业了。

孔子下海也是有自己考虑的,第一他没资金,第二又没什么人脉和背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一个——知识。所以孔子办了个私学。当时也就跟新东方的俞敏洪差不多,属于民办教育。孔子办学最辉煌的时候据说有生源3000名,比较牛的高材生有72个。3000多学生在当时很厉害了,几乎跟一个小国的常备国防军的数量差不多。

作为一个民间教育企业,孔子要的学费很少,他不要钱,要“束脩”也就是干肉条。算是对利益相关方很低的要求了。而且,孔家大学是流动讲学,从一个国家路演到另一个国家,也不存在什么环保问题。孔子身兼大学校长、教授和体育老师,有时甚至做杂役。对教学和学校管理以身作则。当然,孔子也是个大慈善家,他自己没钱,但看到路上有穷人,会派子路去救济。

孔家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一批高级的知识分子。比如子贡、冉求等都是良相级别的,还有一些如子路这样的大将,最不济的也有颜回这样的社会贤达。可以说,孔家大学是孔子社会责任观的具体体现。就孔子的个人理想而言,他也没打算把自己的社团搞成永续型的百年老店,在《论语·先进》篇,里有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和他几个弟子的一次聊天记录,颇有意趣,孔子与众不同的思想情操跃然纸上。曾皙说他的理想就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近人林语堂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洗罢澡,乘晚凉,回来唱个“山坡羊”。

想想吧,几千名衣衫褴褛的穷学生跟着一位50多岁的老人(春秋时期,中国人平均年龄才20多岁),到处流浪(说周游列国是恭维过头了)。很多次,孔子自己也“累累若丧家之犬”,“饿于陈蔡之间”,还有次差点给杀了(孔子长得很像当时的黑社会老大盗跖)。孔子虽然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这几千名精神孤儿还是追随着他,到处跋涉,听他的教诲,不离不弃。这样的民办企业可以说是除此之外永远不会有的。

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责任的力量。

上一篇: 原创辽国灭掉后晋后,为何没有入主中原?

下一篇: 原创赵光义夺权后,如何对待赵匡胤两个儿子...


 本站广告